闻一多全文在线阅读 姚岚 闻一多小说全集

时间:2018-03-02 16:55 /免费小说 / 编辑:羽灵
主角叫闻一多的小说叫做《闻一多》,这本小说的作者是姚岚所编写的军事、史学研究风格的小说,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 《闻一多》 作者:姚岚【完结】 引 子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吼渊; 指示着青年, 失望中抓住自我。...

闻一多

作品篇幅:中短篇

更新时间:10-17 01:52:53

连载状态: 已全本

《闻一多》在线阅读

《闻一多》第1部分



《闻一多》

作者:姚岚【完结】

引 子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渊;

指示着青年,

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

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

虎。

你是一团火,

照见了魔鬼;

烧毁了自己,

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朱自清

诗中的 “你”,就是本书中将要介绍给读者的主人公——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11月24诞生于湖北浠的乡下。1946年7月15, 为国民派的特务所暗杀,壮烈地牺牲于昆明。 在这不足四十八年的时间里,闻一多经历了祖国的苦难与忧患,走过了 那曲折的、充了矛盾的、而终于找到了真理的路。他在诗的海洋、学术 领域中孜孜探索,他为中华民族的民主事业搏击奋斗,他的一生就是人心 弦的壮丽诗篇。 闻一多,是诗人,是学者,是民主斗士,是一团火。 一、童年生活 1899年11月24(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未时,在湖北浠 县的巴河古镇附近的望开湖湖边,一幢瓦屋里呱呱坠地了一个婴儿,他,就 是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益善,号友山、友三。《论语》中的《季 氏篇》云: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可见,他的名与字号 也是出自治世经典。闻家的这个新生儿备受幅墓的怜,并期待他能光宗耀 祖。当幅墓松他入学读书时,就径直用了 “闻多”两字。“一多”之名则是 闻一多自己在来改的。 闻一多出生在清末秀才之家,在这个世家望族的环境之中过着无忧无虑 的童年生活。他自5岁开始入私塾,学习《三字经》、《学琼林》、《尔 雅》和 《四书》,在极其严格的家督促下,接受了启蒙育。随着科举制 度的废弃、新式学堂的建立,一多的祖佐浚公仿照流行的学堂,办起了家 塾,并起名 “葛轩小学”。于是,一多又与自家的子在这儿读书,除了 例课之外,还学习了国文、历史、博物、修等课程。 闻一多自小就酷读书,每当门外来了花轿或龙灯的时候,别的孩子都 会跑出去看热闹,只有一多依然坐在那里,安心看书,不受扰,为此常常 会得到祖的夸奖。一多不仅在天念书,晚上还随幅当 (闻廷政)读《汉 书》。一次,一多 “数旁引课中古事之相类者以为比,大悦,自尔每夜

必举书中名人言行以告之”。这些育对一多的一生都有价值,他来的成 就,不能不说也受益于此。一多还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他对绘画的兴趣 为突出。他从辈那里受到染,学着作画。这种发于自然的鸦,竟对一 多的一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1910年,11岁的闻一多离开闭塞的乡村,来到武昌学读书。秋天,一 多被颇有名气的两湖师范学堂附属高等小学校录取了。

在这里无论是材、 方法,还是执师,都与旧式学校有很大的不同。当然,家乡的家塾更 是与之无法相比。一多如饥似渴地戏粹着新知。闻一多在这里只读了一年,中国就发生了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辛亥革 命。它使一多中断了学业,但也使他目睹了武昌起义的全过程。当街上呛说林立的时候,一多不但没有惊慌,反而异常兴奋,竟然把头 的辫子剪掉了。

这可是个不小的举董系!此刻剪掉辫子,意味着与清王朝 的决裂,然而当时的局并不明朗,清政府的军队时刻都会反扑。但此时的 闻一多不过12岁,想的自然没有那么多。不久,反军队很反扑了,武昌 城中气氛张,形危急。于是,学校关闭,一多随着避难的人群涌出城, 返回了老家。当这个伢子回到乡里的时候,大人们都用惊异的目光望着眼剪了辫子 的他。

一多就像是凯旋归来的小战士,将有幸目睹的一切讲给人们听。来, 他还将看到的情形画成类似连环画的图画贴在墙上。不用说,这一历史事件 已在年仅12岁的一多脑海中留下了十分刻的印记。二、入京学 1912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元旦,中华民国诞生,2月12,清王 朝的最一个皇帝新觉罗·溥仪颁诏退位。沿续了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了。

当国人欢庆这一胜利之时,革命人则将斗争取得 的权利拱手相让给了貌似赞成共和的新独裁者。3月10,袁世凯登上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篡夺了。这年天,革命的武昌渐渐恢复了往的平静,闻一多又回到省城, 在民国公校继续读书。幅当闻廷政希望一多走割割们的路,成为实业人才。所以他又转入一所实修学校学习。

到了夏天,省育司门贴出了清华学校的招生启事:招收4名15岁以 下的高小学生入中等科一年级,入学学费膳费全免,8年公费资美国 留学。闻廷政看到这一招生启事很是心,4个儿子都要上学,其经费是 很难筹到的,何况分家时只得了五、六百担租子,经济上并不宽裕。清华学 校学费、膳费全免,的确是子入学的好地方。

此外,当时的多数家对蛮 夷之国存有戒心,谈起出洋更是不免有所畏惧,以至不愿入洋学堂读 书。而那些官僚买办大家子有的是出洋机会,无需到清华园里苦熬8年才 迈出国门。所以当时报考清华的人远不如以那么踊跃。闻廷政毅然决定 闻一多去报考。初试就在武昌举行,闻一多的历史、地理、算学、英文成绩平平,而他 的作文 《多闻阙疑》却得到了考官的惊异和赞许:一个少年之手,竟能摹仿 梁启超的文笔——当时最为时髦的笔法。

这篇出类拔萃的作文使一多独占鳌 头,获得备取第一名,有了入京复试的资格。入京复试时,他以鄂籍第二名

的成绩被正式录取。1913年,刚 13岁的闻一多走了用 “庚子赔款”组建起来的“清华 留美学校”。这个学校的学制分中等科和高等科,其中中等科有五个年级, 高等科有三个年级 (以又改为各四个年级了)。中等科新生入学英文统 授一年级课程,只有中文依各新生程度分别列入各级。当年入学的42个新生 大多分在一至三年级,只有闻一多因中文成绩突出被列入五年级。

作为留美 预备学校,一切课程设置都从于留学,所以英文是门主课,许多课程又都 要用英语讲授。为打好英文基础,闻一多不得不留了一级,重新从中等科一 年级读起。此,他在这座亭园优美的清华园里,整整度过了十年。清华学校的考入,使得闻一多从闭塞的乡村走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中 心。在这里,他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到西方文明,并学到了许多新的科学知 识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同时,又由于这里是东西方文化碰融之地,特 殊的环境促使他的思想早熟起来。

它对闻一多的成,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活跃在清华园 闻一多是从中等科一年级读起的,到高等科毕业为辛酉年 (1921年), 人们用习惯的甲子系年称他们为 “辛酉级”。在辛酉级中,闻一多是个勤奋用功、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一直名列茅; 就是寒、暑假期间读书写作也不间断。不仅如此,他的涉猎范围也很广泛, 从古诗辞到西洋的诗歌、散文,从历代兴亡的更迭到达尔文的 “天演论”, 都是“兴味盎然”、“博学众采”。

闻一多还是当年清华园内颇为知名的“文 人”,从1916年起,就是 《清华周刊》和《清华学报》的积极撰稿人,以 又先担任这两个刊物的总编辑和编委。由于他的国学底较好,学校的刊 物上会经常见到他所写的旧诗和骈诗,并以文会友。清华园不是世外桃源,围墙里的学生也时刻关注着中国社会的迁。随 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和掠夺的加,人们的忧国忧民情绪也是与俱 增。

闻一多也随着一天天的大,忧患意识在其上也逐渐明显起来。在围 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中心的辩论会上,闻一多常常担任主辩,反映出他 们的历史责任。1919年,北京学生界爆发了 “五四运”,这场革命运影响巨大,闻 一多也汇入了这场洪流之中,经受了所未有的锻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战胜国在法国召开巴黎和会。

会上,中国代 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取消 “二十一条”、收回本大战时夺去的 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遭到无理拒绝。消息传来,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义 愤。1919年5月4,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大专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 门集会游行。学生们怒火冲天,放火烧了主张在和约上签字的通总曹汝 霖宅第赵家楼。北洋军阀政府出大批军警镇,逮捕了许多学生。

清华学校因在郊外,未能与城中取得联系。4晚上,闻一多从城返 校的同学那里得知了天的情况,挥笔抄写了岳飞 《》,并在夜 贴在了饭厅的大门上,以那印在中国人民心中气壮山河的国诗篇励自 己的同学,既现了对北洋政府卖国屈罪行的愤怒之情,也抒发了他们驱 逐外寇、收复河山的豪情壮志。清华园沸腾了,为维护国家主权、营救被捕学生,积极讨论开展国运

的办法。闻一多被选为学生代表团的成员,他以全部精担任着宣传工作, 学校在这次运中的许多重要文献就是他参与起草的。罢课期间,闻一多又 通过翻译 《台湾一月记》,以敲起以史喻今的警世钟。到了“六·三”以, 闻一多还自参加入城演说,完全投国运之中。他曾对幅墓这样说 过: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 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更待谁人?” “今无人作国之事,亦无人出 国之言,相习成风,至不知国为何物,有人稍言国,必私相惊异,以 为不落实与狂妄,岂不可悲”,“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二十世纪人之思想, 即国思想也。”这些话,吼吼地反映了闻一多热祖国、报效祖国的人格 和情

“五四”运,祖国的忧患和新思的影响,使闻一多对现实有了 越来越多的想往,他开始探索,试图用新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1920 年秋,他在 《清华周刊》上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接着又发表诗评和 其他作品,更加注重诗的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对笔写诗,闻一多曾有过 精辟的论述: “诗人中底触,虽到发酵底的时候,也不可易放出,必 使他热度膨,自己爆发了,流火石,兴云致雨,如同火山一样——必须 这样,才有惊心魄的作品。

诗人总要着这句话做金科玉律。‘可以不作 就不作’。”闻一多以他的探索和才气,涉入中国的诗坛,并成为 “五四” 新文艺园地里的拓荒者之一。在学生时代,闻一多也上了戏剧,是清华话剧活的积极参加者和组 织者。同时也好绘画,当结束清华学习选择留美专业时,还把艺术当成自 己努的事业。闻一多不仅生活内容丰富,也生活得很正直。

在一味追美 国化的学校里,他为反对歧视 “国文”课而大声疾呼;为反对宣传强盗文明 的美国电影在清华上演而掀起论战。他对学校里那些不理的事情,总是勇 于公正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决不趋言附。1921年,辛酉级入毕业的最一个学期。同学们一面准备大考,一 面慎重选择留洋所学的专业。闻一多成为清华学校毕业生中第一个读美 术的学生。

但是,就在毕业考试的夕,北京城里传来 “六·三”惨案的消息。事 情是这样的:北洋政府因筹集军费参加军阀混战,期拖欠育经费,北京 国立8校职员为了索薪,宣布止职务。但北洋政府置之不理,6月3, 马叙、李大钊等组织了罢斗争,22所学校600多学生聚集于新华门请 愿,结果遭到军警的殴打,受伤者达20余人。“六·三”惨案发生,北京 市学生立即罢课,抗议军阀的行。

清华学生也决定支持这一正义斗争,实 行罢课。为此事,辛酉级召开了两次会。他们面临着毕业留洋的严峻形,若拒 绝参加毕业大考,8年的寒窗苦读就会付之东流,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无 疑是人生关的重大选择。闻一多与大多数同学一样,坚决声援索薪斗争, 坚持参加罢课。对此,学校当局采取了高手段,企图以开除来迫使学生终止罢课。

6 月18,没有学生走入考场,正直的学生没有向这种镇正义斗争的反手 段屈。于是,学校当局临时改策略,宣称22大考,只要悔过,出国的 照样出国,升级的照样升级,否则就以留级处分。他们改换手法,以分化学 生的团结。这时,辛酉级有人不住牙痢,怕失去最机会,22,辛酉级

有三分之二的人走入考场,而全校除他们外,都拒绝考试,闻一多与同级的 共29位毕业生在巨大牙痢没有屈。学校的处分降临了,闻一多与多年的同窗挥泪而别。但是,闻一多十分 坦然,他在这个考验的关头,宁可失掉出洋的机会,宁可留级,也为维护正 义绝不低头。就这样,本应毕业的闻一多,被无理地推迟了一年,仍然留在 清华。

对闻一多等29人的处分一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尽管学生们都 离开了北京,可报纸上仍不断地刊登各界的抗议与质问。这年8月,学校给 回到浠的闻一多寄出通知:只要肯签悔过书,即可次年出洋。暑期过, 闻一多等29人回到清华园,但没有一人去写悔过书。最仍旧做因罢课自愿 受罚而多留一年之学生。1922年的寒假,闻一多回到家乡,为尽孝子之心而成婚。

3月,又返回 京城继续学习。6月,闻一多结束了在清华的学生活。四、留学美国 1922年7月16,闻一多乘着Key Stone State号海,离开上海, 离开祖国,缓缓地驶向太平洋的彼岸——美国。在旅途中,当许多青年学生都在为出国镀金而兴高彩烈的时候,闻一多 却被悲哀和惶所缠绕着,而那种单调、枯燥而寞的旅行,更增添了这位 游子去国外的愁思。《孤雁》就是他在旅途中这种心境的真实记录。

在诗中, 闻一多把自己比作 “不幸的失群的孤客”,“流落到这国底绝塞,拚着寸 磔的愁肠,泣诉那无边的酸楚”,而将要抵达的则是 “苍鹰底领土”,“那 里只有铜筋铁骨的机械,喝醉了弱者底鲜血,出些罪恶底黑烟,污我太 空,闭熄了月,你飞来不知方向,息去又没地藏呵!”这是闻一多怀 着 “孤的流落者”的心情而写下的一首诗,来被编入《烛》诗集,排 在海外作品之首。

经过近半个月的航行,8月 1,闻一多在西雅图登上美国的土地。7 ,终于结束了旅行,来到密歇湖南端著名的都市——芝加。闻一多到美国,并没有醉心于西方的生活方式,更没有倾倒在铜臭的 文明面,当他置于东、西方文明的碰之中时,更多的是起了他那 国之情,他告诉边的同学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为国家、为民族造点 光明。

离国只一个月,闻一多就无限思念祖国,为此,他写下了一首《太阳》, 表现了一个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这样写: 太阳得我心的太阳!又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太阳,火一样烧着的太阳!烘了小草尖头底走如, 可也烘得游子底冷泪盈眶? 太阳,六龙骖驾的太阳!

省得我受这一天天底缓刑, 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又与你何妨?

----------------------- Page 7-----------------------

太阳,——神速的金——太阳!让我骑着你每绕行地亿一周, 也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这诗句多么热烈,多么沉,作者恨不得骑上每天绕行地亿的太阳,以 能天天望见家乡。这里的 “家”,是 “祖国”的代名词,正如他在给朋友 的信上所写的那样: “不要误会以为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 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绦首,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 闻一多还写下了许多国思乡人的诗篇,就像他所说的: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1922年9月25,芝加美术学院开学了,从此,闻一多开始接受传 统的西洋美术育。他学习认真、刻苦,屡蒙员夸奖。经过一年级的学习, 他获得美国育界给学生的最高褒奖——最优等名誉奖。在读美术的同时,闻一多还念念不忘文学。当时一大批著名的诗人如 德莱塞、安德森、桑德堡、马斯特斯等,都活跃在这座城市。

于是,与芝加 诗坛的来往,也是闻一多的最大愉了。很,他的诗还上了外国的诗坛。在与诗人结的过程中,丰富了闻一多的视,加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与 情,他笔下的诗,已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和发扬。1923年9月,闻一多还在异国他乡继续学习的时候,他的诗集 《烛》 在知己梁实秋的鼎相助下,终于问世了。

诗集分作 《序诗》、《李篇》、 《雨夜篇》、《青篇》、《孤雁篇》、《豆篇》。其中最让人注目的, 是国外创作的思乡部分。一首 《忆》,写出了诗人的心声: !自然美底总收成!我们祖国之秋底杰作!东方底花,人逸士底花!那东方底诗线陶元亮 不是你的灵线底化罢? 那祖国底登高饮酒的重九 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 你不像这里的热的蔷薇, 那微贱的紫萝兰更比不上你。

你是有历史,有风俗的花, !四千年华胄底名花!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诗人底花呀!我想起你, 我的心也开顷刻之花, 灿烂的如同你的一样; 我想起你同我的家乡 我们的庄严灿烂的祖国, 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习习的秋风!吹着,吹着!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

----------------------- Page 8-----------------------

金底黄,玉底酿底,秋山底紫,…… 然又统统吹散,吹得落英缤纷, 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秋风!习习的秋风!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这首诗从花的摆设、姿写到环境、颜,借致入微地寄托了 作者对祖国的赞美。《烛》是闻一多成过程的一部诗史。闻一多在美国的留学,芝加是第一站,以又在科罗拉多、纽约大学 等地学习。

按照规定,闻一多应该在美国学习五年。但是,他不喜欢美国,特别是 对美国的民族迫,更是不能容忍。不仅黑人受着非人的待遇,就连中国人 也经常受到难堪的侮。如清华的陈桐去理发,理发师公然称不伺候中国 人。闻一多从科罗拉多大学毕业时,竟没有一个美国女生愿与他们同台领取 毕业证书。这些直截了当的侮,都吼吼雌锚了闻一多的心,更使他的民族 自尊难以容忍。

在一封家书里闻一多愤慨地说: “一个有思想之中国青年,留居美国之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俟年 年底我归家度岁时,当与家人围炉絮谈,哭流涕,以泄余之积愤。我乃有 国之民,我有五千年之历史与文化,我有何不若彼美人者?将谓吾国人不能 制杀人之呛说遂不若彼之光明磊落乎?总之,彼之贱视吾国人者一言难尽。” 闻一多终于忍受不了这种生活,只在美国生活了三年就决定提结束留 学生活。

五、诗人情怀 1925年5月4,闻一多与余上沅、赵太侔踏上了归国之途,他们乘火 车离开纽约向西岸奔去,又经过半个月的海上航行,终于在6月1踏上了 朝思暮想的祖国土地。当船驶吴淞的时候,闻一多就立刻脱去三年来束缚着他的洋装。从此,就一直穿着袍布履,有时还穿上马褂,冬天则把棉趣调起,穿上一 双朝靴,令人难以认出这是位留洋回来、又以漫情调知名的诗人。

闻一多带着腔的国热情回来了,然而接他们的却是上海马路上的 斑斑血迹,就在两天,这里发生了 “五卅”惨案。如似一盆冰浇到了闻 一多的头上,我的祖国依旧遭受着帝国主义的蹂躏,我该做些什么? 正在上海从事戏剧、电影工作的洪、欧阳予倩都劝说闻一多留下来共 事。但北京——中国的文化中心,对他的更大。

来到北京,闻一多先在杨振声主办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了《醒呀!》、 《七子之歌》、《国的心》、《我是中国人》等诗,在这些诗中,他控诉 帝国主义如虎豹豺狼糟蹋神州的可耻行径,呼唤 “熟的神狮”芬芬醒来; 他哭诉澳门、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地的百般 苦,要失地回到墓当的怀;他歌颂祖国的灿烂文化,抒发国之情。

闻 一多以诗笔为武器,与全国民众掀起的反帝高融为一,引起了民众的共 鸣。

----------------------- Page 9-----------------------

特别是那首 《我是中国人》,一直被人引吭不断,它以“我是中国人, 我是支那人”既作开头,又作结尾,突出了诗的主题。诗人十分自豪地述说 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以讴歌国之情。接着,诗 人的笔锋一转,发出心底的呐喊:我的心里有尧舜底心,我的心是荆柯聂政 底血”,这还不够,诗人又写: 我没有着!

我没有着!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 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 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这诗句惊心魄,这诗句昂振奋,一入国门,闻一多就以他那非凡之 笔初次亮相。回国不久,闻一多担任了北京艺专的,为开展国剧运和建立艺 术剧院积极奔走。然而那是个政局董雕的年代,有为的志士无处施展负, 国剧运的幻想破灭了。

与此同时,闻一多还加入了国家主义团会, 是他回国为改造社会而做的第一次政治努。1926年,执政府制造了惨绝人寰的 “三·一八惨案”,闻一多没有拘泥 于派别的不同而沉默,他在悲愤中笔写下了 《唁词——纪念三月十八的 惨剧》一诗,给烈士以崇高的礼赞,给生者以吼吼励。继 《唁词》之, 闻一多又借人车夫的油问,抨击北洋政府,写下了 《天安门》一诗。

这时 的闻一多,更强调文艺与国运的密切关系,在 《文艺与国——纪念三 月十八》中写:“我希望自由,正义,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 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上,流在纸上。”此,闻一多跃上文 艺的战马,用文艺来表达、抒发自己的理想和追。对新诗不能忘情的闻一多,创办了 《晨报·诗镌》。1926年初,他迁居 京西畿34号,为布置这个家,他别出心裁,别一格地安排了一个发想 象、特的 “黑屋”。

这间不寻常的“黑屋”,成了一群豪迈、洒脱青 年诗人的乐窝。在这里,他们朗诵诗作,悟出门,形成新的诗风—— “格 律派”。闻一多就是这群诗人中影响最大的一人。就在闻一多潜心构筑新诗大厦的时候,北京的形发生了重大化。北 京政发生,军阀内部矛盾重重,局不堪。闻一多携眷返回故里。不 久,为了谋职业,他只到了上海,在朋友的帮助下,受聘于上海国立政 治大学。

从1926年到1927年,中国社会董雕不安,北洋军阀的统治更加残, 国民革命内部又出现分化。在这急剧的董雕猖化之中,闻一多困、迷惘, 心情极为抑,这使得他又一次用诗来表达其心境。他发表了与饶孟侃译 的美国诗人曼斯菲尔德的 《我要回海上去》,还写了《心跳》、《荒村》等 诗,把对旧世界的恨和对军阀混战的憎恶之情表现的十分鲜明。

《发现》一诗,可谓是闻一多血和泪的哭泣,他面对军阀混战、人民 苦,喊出 “这不是我的中华”的呼声,诗中的字字句句都是他怒火的奔泄: 我追问青天,迫人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一时期,闻一多发表的诗还有 《贡献》、《罪过》、《收回》、《什

----------------------- Page 10-----------------------

么梦》 (修正稿)、《你莫怨我》、《你指着太阳起誓》等。闻一多曾说过: “诗人主要的天赋是他的祖国,他的人民。” 这段话,出了诗人最真切的受。如果说闻一多的诗可以分出几个阶段的 话,那么这一时期的诗就组成了闻一多国诗的新阶段。朱自清曾颇为叹 地说:在抗战以的诗坛上,闻一多 “差不多是唯一有意大声歌咏国的诗 人”。

六、学者风范 从1927年到1937年,闻一多先在上海政治大学、南京第四中山大学 (改为中央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书。开始,他讲授 外国文学、英诗和戏剧,来却完全转向中国古典文学。这样,就在他的生 命史上,开始了一个重要的转,从诗人转成学者。这一转,使闻一多在古籍里几乎钻了将近二十个年头。

他埋头苦, 废寝忘食,以全副精从事学和研究。在青岛大学,他给外文系开设 “英诗入门”,搏得学生的称赞。当讲雪 莱的 《云雀》时,他随云雀越飞越高,朗读声音也越来越强;介绍漫诗人 时,他随诗句的起伏、化而与听者行情流,创设意境而味诗人 的情怀。……闻一多那诗人的气质,令许多听课的学生陶醉。1932年8月,闻一多回到离别已整整十年的清华园,被应聘为中国文学 系授。

十年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对闻一多来说还是那么的熟 悉和眷恋;这里的室、育馆、宿舍楼、校园小径,都可以起闻一多对 往事的回忆。如今他又重新回到这安静的校园,又可以潜心治学,真是不亦 乐乎。从此,闻一多再也没有离开这所学校。这段时间,闻一多排除一切琐事,全心投入到学与研究之中。闻一 多以诗人成名反来要古典文学,加上又非中文文科毕业,心理上总到没 有基,若再不拚命,就难以胜任。

于是,他憋足头,非要做出成绩不可。他先研究了 《唐诗》、《楚辞》、《周易》,整理和写下了数百万字 的资料与论著,为中华文化事业的繁荣增添了不朽的一页。此外,他还对《庄 子》、 《尔雅》、《乐府》也倾注过相当的努,并且涉猎神话研究,还取 得了丰硕的成就。闻一多的研究成果富有特,那是因为他不但继承了人的贵传统, 而且取了现代的观点与方法,使他能在学术的海洋中自由地游泳。

他重视 研究材料,尽可能地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为写 《杜甫》传记,他收集了与 杜甫往过的360余人的资料,可以想见,他治学的顽强和严谨精神,也正 因此,就连文物、绘画、石刻、传资料也在闻一多的笔下活了,无一不 运用自如。在作学术研究中,闻一多不因循保守,敢于自辟新路。《周易》 虽是一部古老的书籍,人已有相当的研究,闻一多没有沿老路走,而是用 社会学的眼光行研究,通过摘注一般人所忽略的材料,给 《周易》的研究 注入了新的立意。

从个别到一般,从微观到宏观,是闻一多研究学术的又一 独特之处,并使他能提出许多真知灼见。闻一多在学术活中,始终没有把 自己局限在个别领域里,他从诗跨到史,从文学跨到哲学,将研究的课题 展到许多领域。与此同时,他试着用新思想、新原理去解决过去所不能解决 的问题。比如说,过去考证、诠释甲骨文字和金石铭文,往往只在文字上兜

----------------------- Page 11-----------------------

圈子,为考证而考证。现在则能从这些文字和实物上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 生产情况,而找出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种新思想的光芒照下,一片片 古董都得富有生命意义了。闻一多从发展的眼光出发,在学术研究的领域里辛勤钻研和索,留下 了光辉的成绩,成为知名的学者。与此同时,在闻一多的学术研究中也蕴育 出了新的思想转,闻一多将走上一条崭新的人生路。

七、迅的转 1937年7月7,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子。随着 卢沟桥事的爆发,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争由此揭开了雄壮的帷幕。到了8月,清华奉命南下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并为沙临时 大学。闻一多于10月到达湘江边上的古城沙。以又赶往南岳,因为临大 文学院设在南岳。1938年,在南京失守、武汉吃的时候,沙临时大学又起议迁滇。

湘 黔滇全程达3300余里,这样距离的迁徒在中国育史上堪称壮举。闻一多勇敢地参加了步行团,随着许多青年一沿着军在湘、黔、滇 所曾经走过的路,从洞湖边一直步行到昆明。历时68天,行程三千多里。这艰苦的68天,在抗战育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在闻一多的一 生中也留下了极为刻的印象。沿途中,他会到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抗战 热情,也眼看到了人民的疾苦和祖国的苦难,从而更加了他对旧中国的 认识。

多年来,他在象牙塔内、故纸堆中埋头于学问,与中国社会的下层生 活有所隔。现在,他开始了解他们、贴近他们,并意识到不能让祖国听任 “丑恶来开垦”了。自此以,闻一多积极投于抗战的活之中。他为话剧 《祖国》设计 布景,为 《原》设计装、岛居。在三转弯岑公祠内,他撩起袍生炉子 熬胶自绘制布景,由于布景较大,有的一幅就要画上一、二天。

大家 想不到,堂堂的文学授,还有如此才,还能吃这般辛苦。此外,他还一 直关心和帮助奔赴抗战线的青年。这些事,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闻一多 积极投参加抗战的度。在反派的无情榨下,靠薪金度的知识分子,生活也已跌落到社会 的最下层。闻一多的生活也沦为赤贫了。他一个月的薪难以养活八之家, 因此常常提支薪,再不行,就开始借债了。

饭碗里半月不见一个星,每 天吃的是豆渣和菜,偶尔买块豆腐,就算改善生活。读书人最书,然而 为了过子,闻一多只好忍把好不容易从北平带出来的几部古籍卖给学 校。为了省炭钱,他每天清晨带孩子去河边洗脸,为了节约车费,他每星期 提着宅阅读在城乡来回奔走几十里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闻一多没有怨言, 他总和线抗战的将士相比,说人家在拚命,我们只不过生活苦些罢了。

当 孩子们有时饿得难过时,他就说,这是抗战,吃点苦应该的,等胜利了就好 啦!闻一多的许多早年朋友,都在重庆反政府里当了大官,他们给闻一多 写信,劝他不要书,到重庆做官。闻一多总是严辞地加以拒绝。还有的人 为做政客幕僚而将学任务弃之不理,对此闻一多毫不客气地斥责这种不负 责任的行为,而他自己始终坚持在学和研究工作的岗位。

----------------------- Page 12-----------------------

本来,闻一多会画、能写、凭他的名望是很容易得到另一些文人所得的 收入的。但是,他不肯于这样。来每月工资只够一家人十天的伙食费用, 更难以担负孩子的学习费用,八之家实在挨不下去了。他这才在学生的帮 助下,到中学兼几堂国文课,以救济生活。不知是谁说,你懂艺术,又会刻 图章,为何不利用这门手艺呢?就这样,从1944年起,他兼搞起 “手工业” 来了,凭着这支铁笔把他从饥饿中解救出来,他曾解嘲地说: “我这个国文 成手工业者了。” 这一切,逐渐把这位学者拉到现实中来。

当闻一多当瓣经历了这段下层 苦难生活之,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发生了极为关键的改。这一点从 他所写的文章中是不难看到的:中国要的 “不是对付的,将就的,马马虎虎 的,在饥饿与亡的边缘上弥留着的活着,而是完整的,绝对的活着,热烈 的活着——不是彼此都让点步的委屈全,所谓 ‘中庸之’式的,实在是 一种虚伪的活,而是一种不折不扣,不是你我活,是我你活的彻底的 认真的活——是一种失败在今生,成功在来世的永不认输,永不屈的精 神!”闻一多从对现实的不和反思中,逐步走上新的路。

闻一多要自己要活得像个人,二十年做学生的时候,他都可以做到 宁可留级一年也不沾污人格向学校悔过,今天就更不能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更不能向腐败的统治者乞怜和示弱。对这位正直的学者,步的同学和学校 的地下员常来看望他,安他,在生活和业务上又密地团结他。于是, 他和青年们更接近了,并对一切新鲜的事物滋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的 情。

1943年 8月的一天,朱自清先生把同学们找到的一本田间的诗集递给 他。好久没有读诗的闻一多,乍一看诗集说 “这也算诗吗”,可他仔,觉得这诗质朴、脆、简单、坚实,就如同一声声的鼓点,响亮而 沉重,打入你耳中,打在你心上,它是鼓的声音,战争的声音。他将这种 受还带了课堂,并带着剖析自己的语气讲到: “抗战六年来,我生活在历 史里、古书堆里,实在非常惭愧。

但今天是鼓的时代”,田间的诗让我们“听 到了鼓的声音”, “田间实在是这鼓的时代的鼓手!他的诗是这时代的鼓的 声音”。闻一多以其精湛独特的见解,清脆朗的国语,继董了听课的学生, 甚至连过路的人也在窗外驻足旁听。这堂课在沉的校园里引起了强烈的反 响。人们纷纷议论: “这听鼓的诗人将要成擂鼓的诗人”。在国统区,一位著名的授敢于公开赞扬解放区诗人,还真是破天荒头 一次。

闻一多开始觉醒了,开始呐喊了,他用健康的声音和那些在校内宣传 艺术至上的哲理诗人们展开了战斗,就如同他所说的: “近年来我在联大的 圈子里声音喊得很大,慢慢我要向圈子外喊去,因为经过十余年故纸堆中的 生活,我有了把,看清了我们这民族,这文化的病症,我敢于开放了。” 可见,诗人、学者开始转了。一但认准了方向的闻一多,显示出他那特有的饱热情。

他不仅赞扬 解放区的诗人,而且提倡学生写新诗做新人,他自己则一气写下数篇针对 现实的杂文,向社会发出吼声, “向圈子外喊去”。不仅如此,闻一多还以 自己的转为例证,希望躲在象牙塔中的学人走出来,打破可怕的冷静,与 青年的步调同一,早点促成胜利的来临!这种在解剖别人的时候没有忘记现 说法首先解剖自己的做法,现了闻一多敢于否定过去的博大怀。

已经觉醒了的闻一多,已不再足于呐喊和单,思想上的饥渴促使他

----------------------- Page 13-----------------------

更积极地向量靠拢。共产也非常珍视他的每一分步,在他迫切需 要依靠的时候,给他以支持和鼓舞。华岗,化名林石,任 《新华报》总编辑,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部。他受周恩来委托,做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周恩来曾给他写过一封信,信的大 意是:像闻一多这样的知识分子,对国民派的腐败是反抗的,他们也 在探索,在找出路,而且他们在学术界、在青年学生中,还是有广泛的社会 联系和影响的,所以应该争取他们,团结他们。

大约在1944年的夏秋之,华岗在尚钺陪同下拜望闻一多。谈之中, 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觉。华岗邀请闻一多参加正在筹备的西南文化研究 会,闻一多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邀请,表示一定参加。不久,西南文化研究 会诞生了。通过在研究会的座谈、学习,闻一多对共产的认识有了一步 的转。对于 《论联政府》、《新民主主义论》、《论解放区战场》等文 献,他如饥似渴地抢着阅读,对政治的认识渐提高,他从英文版的 《西行 漫记》中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中国共产的发展过程。

第一次了解了毛泽东、 朱德、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对于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理论以及他们顽强斗争 的精神,闻一多从心底里佩至极。他还兴奋地将毛泽东的照片让妻子、儿 女看,并表示回北平,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到解放区去读书。高孝贞牢记 他的这句话,1948年3月率全家奔向解放区。闻一多在呐喊中逐步认识到,个人的量微不足,唯有加入一个组织 才有量。

经过慎重考虑,1944年秋闻一多秘密地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并 宣誓 “为民主途奋斗”。加入民盟,闻一多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忍不 住把这事告诉他的朋友和学生。他曾对来看望的程应镠悄声说:“我从‘人 间’走入 ‘地狱’了。接着,他又慨地说:“以,我在龙头村,每回走 城,上完了课,又走着回来,我的太太总是带了小孩到半路上来接我。

回 到家,窗子上照着的已是夕阳了,孩子围在边,我愉地洗完开始 那简单而可的晚餐。……那一天也总过得很乐。” “现在,那种生活也 要结束了。” 闻一多的好友罗隆基曾这样说过:“一多是善的,,也,” “不知还会成什么样子”。闻一多告诉他“定了,我已经上了路, 索了几十年才成形,定了心,再也不会了!” 是的,经过迅的闻一多,向旧的生活告别了,从此汇入民主运 的洪流,并为民主不倦地斗争。

八、民主斗士 闻一多的这一转,不是简单的转,这是经历了四十多年漫曲折的 路才找到的归宿。他曾向往过祖国的富强,追过自由,也幻想过“奇迹”; 他也曾悲愤、忧郁、迷惘;他还试图以文学、学术研究来复兴祖国,然而一 切都落空了。现在,他从所领导的斗争中找到了他所追过的真正的 “美 的所在”,找到了获得新生的大,他带着从心底迸发出的热情和正义, 把自己像火山爆发了一样地献给真理,献给民主运

要斗争,就得有基础,凭过去那些古董是不行的。他开始学习新的知识、 新的理论。尽管贫困饥饿的影始终跟随着他,尽管每天的工作、活排得 谩谩的,他都要挤出时间行学习。许多时候,他还要在夜里读那些在

----------------------- Page 14-----------------------

不能公开读的书刊,昏暗的电灯光在发黄的土纸上,使得那因期营养不 良而昏花的眼睛看起来更为吃。但是,这些书刊中珍藏着最良好的滋补思 想的营养、帮助他懂得政治懂得斗争,也帮助他更坚定、更有信心。他像一 个刚启蒙的小学生,如醉如痴地汲取营养。他常说: “可惜的是,见到这些 东西太晚了点,这一辈子已经过了一大半了!”随着思想的转和认识的提 高,他成为昆明民主运中的一个杰出的战士。

1944年,西南联大组织了大规模的 “五·四”纪念活。在纪念座谈会 上,闻一多讲述了 “五·四”运的经历,接着,张奚若、吴晗等也作了发 言,雷海宗的发言则提出学生的天职是读书,学生过问国家的事常会由于 稚而重于情。这言论与会场的气氛不相适应,闻一多坐不住了,他再次起 来,提出要 “里应外”打倒孔家店。以学者份参加座谈会的闻一多,一 而为士,为学生的正义斗争而呐喊。

接连几,联大又召开了两次 “五·四”纪念晚会,闻一多都作了精彩的演讲,人们看到了学者的量, 闻一多更看到了人民的量。这次活,震了整个城,也建立了这里民 主运的基础。7月,联大又与其它几所大学联召开了 “‘七·七’时事座谈会”, 这是继“五·四”纪念的又一次大学师生的盛大集会,它已走出联大校园, 扩大到昆明各校了。

闻一多参加了这个座谈会,在时间的讨论中,他认真 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大会主席请他发言,他都以自己不懂政治婉言谢绝了。但是,当他听到云大校熊庆来的一番话,再也忍不住了,闻一多愤 慨地站起来了(据报界记载,闻一多一站起来就是万马奔腾,情绪澎湃已极), 以比 “五四”晚会更响亮的声音即席发言。“谈到学术研究,……这哪里值得炫耀?哪里值得吓唬别人?谁不是曾 经埋头做过十年二十年的研究的?谁不希望能够继续安心地做自己的研究? 但是,可能吗?我这一二十年的生命,都埋葬在古书古字中,究竟有什么用? 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现在,不用说什么研究条件了,连起码的人的生活都没 有保障。

请问,怎么能够再做那自命清高、脱离实际的研究?” 全场静静的,人们屏住呼,倾听闻一多这昂战斗的诗: “国家糟到这步田地,我们再不出来说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自 己怕说,别人说了,呵,又怕影响了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程。真是可耻的 自私!” “云南大学当局是这样的!我们西南联大当局还不是这样的!

胆小、怕 事、还要逢……这就是这些知识分子的度!” 闻一多正式同自己的同辈分手了,向那些自私的知识分子宣战了。他用 心底的热情染着学生,他与人民更加贴近了。人们也在大火的照耀下,看 到了闻一多的崛起,称赞他的勇与无畏。这年10月10,昆明又举行了双十节纪念大会。闻一多第一次走出校 门来到人民面谴任行演讲。

面对五千余人,他发出洪亮的声音: “用人民的 血养的军队,为什么不拿出来为人民抵抗敌人?以人民的子组成的队 伍,为什么不放他们来保卫人民的家乡?”闻一多将自己的腔怒火,传递 给听众,声讨国民消极抗、积极反共的行径。演讲中,闻一多强调民主 和自由的精神, “要记住昆明在国际间‘民主堡垒’的美誉,我们从今更要 努发扬民主自由的精神,……我们今天争民主,……争取更普遍的、完整 的和永久的民主政治。”就在大会行之中,特务们还不放过机会行捣

----------------------- Page 15-----------------------

闻一多面容严肃,髯飘拂,像尊威武不屈的雕像。在 1944年要结束的时候,云南人民又来了护国起义纪念。29年 ,云南人民揭起义帜,吹响了埋葬袁世凯帝制的号角。29年,云南各界 人士举行纪念大会,要真正的民主。这一次,闻一多是面对云南各个阶层 的人士行演讲。他开门见山地说: “我们是应该惭愧的,应该对护国的先烈们惭愧了,应该对在座的护国 英雄们惭愧!

三十年了,居然国家还像三十年一样,难袁世凯没有 吗?” “三十年,我们所要的依然是民主,要打倒独裁!” 闻一多一语破的,喊出了最要害的声音。会继董的人们举行了盛大 的游行,闻一多走在队伍之中,自参加到这时代的洪流之中。闻一多不仅在各种会议上张正义,鼓励民众;而且经常是重要宣言文 件的起草者,为了认真地推敲行文,经常彻夜难眠,同志们安他的过度辛 劳,他则总是笑着说: “谁我是国文员呢!”,是

他只有一支笔、 一张,但他就是用诛笔伐,为民主而不倦的斗争。走上新的生活,闻一多常常说民主要首先从自己做起。1945年初,西 南联大在西仓坡盖了员宿舍,闻一多抽中了签分到了一所住仿。当时住 昆华中学宿舍或搬到西仓坡是各有利弊,于是全家开民主会,以表决方式做 决定。这次搬家,可说是家民主的现。在育孩子方面,闻一多也注重 从己做起。

一次,立鹤的一篇作文没有写好,闻一多茅茅地训了立鹤。为这, 立鹤三天不出屋,不肯吃饭,一家人都不活。闻一多也意识到这是缚鼻的 家作风,于是他向孩子认错,检查了自己在育方法上的简单、缚鼻作风。闻一多作为一家之主,做到了有错就改,不摆架子。昆明的民主斗争呼声愈来愈响亮,步的刊物也如雨初论笋似地纷纷出 现,闻一多同每个刊物都保持着密的联系,并指导编辑工作。

在火热的斗 争中,闻一多表现了多方面的才能,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量。他写火热的 文章,对丑恶的现实展开无情的抨击;他学习理论,积累心得,使每次讲演 总是那么生朴实,又切中时弊要害;当要刻印文件但经济不足的时候,他 又自告奋勇刻写钢板,工整的小楷从头至尾一丝不苟。在为争取实现民主政治不懈努的过程之中,闻一多不断擂起时代的战 鼓。

他高度赞扬文艺的民主方向,提出要 “让文艺回到群众中去”,的号, 反映出对行革命必须与工农大众相结刻认识。在如何看待历史的问 题上,他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一个刻的理:历史 是会重演的,但又不完全重演,恰是螺旋式的展。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时代, 是闻一多能够不断认清方向的思想武器。

这位走出书斋不久的学者,思想上 有了突飞萌任的发展。在1945年“五四”又来临的时候,闻一多不顾瘦弱的瓣替,和青年们一 参加了示威游行。出征,他登台呼吁: “这是行的时候了,让民主回 到民间去!”这次游行,要民主,要和平。当队伍经过四个小时的游行 又回到云大场时,闻一多再次出现在高台上,他高喊: “我们今天第一 要民主,第二要民主,第三还是要民主!

没有民主不能救中国!没有民主不 能救人民!” 这是时代的呼声,这是人民的呼声,闻一多就是这 “时代的鼓手”。九、接新的

----------------------- Page 16-----------------------

1945年8月10夜,广播中传出本天皇的乞降照会。昆明全城 顿时响起了爆竹之声,人们涌上街头,奔走相告,战争即将结束,曙光就要 到来。此时的闻一多,正在乡间的研究所里处理工作。第二天中午,闻立鹤兴 冲冲跑来报信,闻一多听,高兴地跳了起来。那热情的样子,就像是个欢 欣鼓舞的小青年。研究所的同仁也抑制不住兴奋,他们尽情狂饮,让8年的 苦难尽于一醉。

闻一多二话没说,就直奔附近的龙泉镇理发馆,将留了8年的须剃去 ——这本是他的抗战不胜利不剃须的誓言。他赶回昆明,院的孩子们都向他出大拇指了起来:“好!好!” 他着光秃了的腮,也不哈哈大笑了。然而,抗战虽然胜利了,但国共的本矛盾没有解决,内战随时都会爆 发。李公朴见到闻一多时就说: “你的胡子是不是剃得早了些!”闻一多 答: “那就把它再留起来!”这些话反映了李公朴、闻一多对时局化的 忧心。

闻一多的胡子再没有重新蓄起来,但他本人又一次接了新的斗争。内战的危机,使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对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充了 愤怒之情。在的号召下,各界人士都发起了广泛的签名运,反对发内 战,反对美国对中国内政的涉。在联大 “社会科学研究会”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闻一多被邀在最讲 话,他手里着扩音器,发出了使好战分子粟的声音: “谁能获得人民的 支持,谁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谁不要人民,人民就不要谁!”当时,有些 特务击闻一多,谩骂他是 “疯子”。

闻一多听不屑一顾,并且坚定地说 : “他们是顽石,我是兰草,永远,总有一天兰草起来,将石块 订绥。” 内战的乌云弥漫着中国的天空,特务的活也更加猖狂。面对这一切, 闻一多没有退,而是勇敢地接受战,在昆明所组织的一系列民主活中, 他一刻也没有休息,战士的格、战士的风采给人们留下了刻的印象。

9月4,昆明育界在联大举办“从胜利到和平晚会”,结果混入会 场的特务乘机怪、起哄、捣。担任主席的闻一多顿时发怒,他站在台上 大声: “是对的站出来,谁不主张这个会的站出来,谁不主张和平民主的 站出来!” “偷偷钮钮地不算得中国人,不做中国人。是对的站出来!” 这正义之声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同时也使那些特务不敢再扰会议。

此时的闻一多,不仅冲上台宣传和平,反对内战,而且以自己的学识、 斗争经验帮助学生行斗争,他为反内战讲演会出谋划策,为抗议摧残自由 支援学生罢课。而当国民的魔爪向民主人士的时候,他又积极地组织营 救。1946年,民主同盟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闻一多被选为民盟的中央执行 委员及民盟云南支部的领导人之一,同时兼任昆明 “民主周刊”社的社

闻一多越发显得忙碌了,那时昆明市内通不方,私人住宅很少有电 话,约人开会,找人签名,个通知,他都不辞辛苦自跑。而且还要给 民主报刊写稿,为报刊的编辑、发行而奔忙。新的工作任务几乎占据了他的 大部以至全部时间,他为民主运奔忙。与此同时,闻一多还得为生活忙,

----------------------- Page 17-----------------------

他一家人的生活仍然依靠他的 “手工业”来补贴,在经济实在窘迫的时候, 不顾疲乏、不顾健康地用他的 “铁笔”赶工。同志们谅他,青年们同情 他,要惜自己。对此,闻一多总是无言地领受这友情的温暖,还依然 坚持着工作。他常说: “内战在行,人民在遭殃,假如在这种时候我们还 苟安地活着,不肯说话,怎么对得起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 做的。

派决心以人民为敌,内战的烽火越烧越烈。12月1,震惊中外的 “一二·一”惨案在昆明发生了。数百名反军人和武装特务有计划、有组 织地袭击了联大、云大、中法大学等校。他们肆无忌惮,殴打学生。结果, 四位青年倒在血泊之中,50多人受伤。闻立鹤这天也有一条被打伤,高孝贞劝他在家休息,他坚定的回答: “我是闻一多的儿子,闻一多的儿子是不能休息的!” 面对惨绝人寰的屠杀,闻一多愤怒到了极点,他说:这次昆明“一二·一” 惨案的行,简直是血恐怖。

当年, “三·一八”惨案只是发生在执政府 门,而现在则是几百军人闯入学校,在最高学府内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青 年。“一二·一”是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惨案的发生,也使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整个 运中,闻一多同青年一同呼号,一同哭,一样勇敢地和刽子手不 两立的斗争。为了更有地支持学生的国运,闻一多还倡导罢

这在 当时可称得上是个非凡之举,在国民统治的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经过 一系列的说工作,联大全替惶授罢一星期,有沛贺了学生运,并 在 “一二·一”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有声有的光辉一页。在此期间,闻一 多还撰写了 “‘一二·一’运始末记”。在“始末记”里他写下了这样的 一段话: “让未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再继续谴任,并且不惜汇成更巨 大的血流,直至在它面,每一个糊的人都清醒起来,每一个怯懦的人都 勇敢起来,每一个疲倦的人都振作起来,而每一个反者都战粟的倒下去!” 烈士的血使闻一多对国民派的愤恨更加了,同时也使他一步 认识到实现民主的路是曲折的,仍需行更大的努

为解决 “一二·一”惨案的有关问题,闻一多坚定地站在学生一边,在 起草 《告诉状》和《告同学书》以及举行记者招待会揭惨案真相的等居替 事宜上尽到了最大的努。1946年 1月10旧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了,会议期间,闻一多又 为促政协通过民主决议作了不懈的努。政协会议闭幕,闻一多又为捍 卫政协会议成果而斗争,当校场惨案发生,闻一多一方面致函问郭沫 若、李公朴,一方面又与反派作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出不在威之下屈 的革命精神。

3月17,“一二·一”惨案的四烈士大出殡。这一天,昆明万人空巷, 纷纷涌上街头为难烈士殡。闻一多在达六个小时的行中,一刻也没 有离开过队伍。在墓地的墓上,就刻着他写的 《一二·一运始末记》, 文中有对运经过的记录,也有对四烈士的赞扬,有对反统治者的揭, 也有对来人的召唤。他是这样写的: “一二·一”是中华民国建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但也就在这一天, 难四烈士的血给中华民族打开了一条生路。

----------------------- Page 18-----------------------

“愿四烈士的血是给新中国的历史写下了最初的一页,愿它已经给民主 的中国奠定了永久的基石!闻一多与葬的代表一起安葬了四烈士。在墓,他沉致哀,同时他 也发誓永远为民主而战。十、愿与各界瓜瓜蜗手 1946年5月4,既是五四运27周年纪念,又是西南联大学光 荣结束的一天。闻一多没能参加结业式,而是在同一时间出席了昆明学联举办的 “青年 运研讨会”。

这是联大离开昆明的最一次大聚会,会议的主题是:从 “五·四” 到 “一二·一”、总结过去、展望将来。对上述三个问题,闻一多都有发言, 而每一次发言,都带给人们更多的思。闻一多用回顾历史的方法从 “五·四”运说到“一二·九”运,又 从 “一二·九”运说到“一二·一”运,他得出一个结论:“青年运 之转化为有组织的政治斗争,是青年运必然的发展。” 闻一多以自己的验寄语青年,希望他们认清历史规律,接受历史训, 大胆投向政治,去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一位联大同学向闻一多辞行,闻一多所写的离别赠言是: “君子不可以 不宏毅,任重而远”。这个 “毅”是坚强、果决的意思,闻一多期望青年 能为民主事业英勇战斗。在赠言的末尾,他盖下了印有 “叛徒”两字的自刻 章,闻一多选取“叛徒”的名字,代表了他要成为一个旧世界的叛徒的心愿。闻一多对青年的厚望发自内心,语重心常。他还对留在昆明的青年也提 出了希望,他情地说:“不要忘记西南人民,勤劳地垦殖这块广沃的土地, 把它成更坚强的民主量”。

使将来的民主运 “也从昆明发轫,而 那时充当这运的先锋应该是 “今天昆明的文艺青年”。随着西南联大的结束,一支重要的民主量也将回到华北去。反派以 为昆明的学生运和民主运会消沉下去,但是,他们估计错了。于是恼 成怒,他们所惯用的那些诬蔑、谩骂的下流手法也开始出演了。不少的人突 然失踪了,步出版社被查封了,许多私人住宅被搜查了,黑恐怖又笼罩 着昆明。

当然,为民主而斗争的闻一多也早已成了他们的 “眼中钉”。朋友们、学生们都为他愤愤不平,同时也为他的安全重新担起心来。闻 一多却安大家说: “没有,也就不会有恨。被人民所的必然会被反人 民的人所恨。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至于那些恐吓就让他们恐吓吧,我们要是 真的相信那些唬人的话,把已经负起的责任丢了,就恰好是上了它们的当。” 闻一多在这恐怖的气氛中,无所畏惧,继续做着民主工作。

为了表明民 主运的目的意义,促各方面的联系,6月27至29民主同盟云南支 部连续举行了三个招待会。第一次招待会在商务酒店举行,闻一多做了发言,他说: “愿意出 我们的手来与各位作。我们的手,虽无缚,不可能也不愿意来威胁 利别人,但也决不接受别人的威胁利。我们并愿意以这支笔灰、 毫无血腥气的手去转中国的历史,去促中国民主政治的实现。”他还一 再强调民盟的要,即8个大字 “和平建国民主团结”。

闻一多的话,给与

----------------------- Page 19-----------------------

会人留下了刻的印象。第二、三次招待会都如期召开了。闻一多声音沉静,娓娓而谈,既讲到 自己的转过程,又叙说了对于民主运的想法。他号召大家:我们再不是 袖手旁观或装聋作哑的消极的中立者了,今天我们要站出来,要明是非,辨 真伪,要以民主为准绳。……我们认为民主、和平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也是 全国人民的要。……民主运是属于大家的,不是仅仅属于一部分人的, 只有把全国和平民主的量团结起来,中国的步才有希望。

闻一多的讲 话,没有讲稿,没有提纲,但每一句话都打听众的心坎。一位商界贤达很 有慨地说: “看到一些报时,还以为民盟领袖是些青面獠牙的怪物,今 天见面才知都是文质彬彬的手无寸铁的书生。……我是商人,我愿意第一 个出我这污的手同他们,……我希望我们士农工商各界都出自己的 手来吼吼地同他们着。通过三天的招待会活,向民主运董宫出手来的人越来越多了。

民盟的 主张,赢得了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闻一多还主持了另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即发呼吁和平的万 人签名运。经过宣传、组织,从25拟稿排印到27下午,在文电上签 名的已达5000余人。闻一多以饱的政治热情,积极从事着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不仅如此, 他还渴望把民主运带回北平,以实现和平建国民主团结。

十一、气壮山河的讲演 学校把闻一多董瓣子排在很。他的妻子患有甲状腺炎,引起严重 的心脏病,为免去路上的颠簸,闻一多决定乘飞机返回北平。6月20,他 让立雕、立鹏两个孩子先飞重庆,在那里等全家到齐同返北平。两个孩子要 走了,出门闻一多还叮嘱路上小心,注意瓣替,但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 他们的永别。

一直等到7月11,飞机都没有到他。这一天,西南联大的 最一批学生离开了昆明。入7月以,形更加恶劣,反报刊登载了,大街小巷也贴了咒 骂民主人士的反标语,并公开嚣要暗杀那些 “鼓青年”的人。甚至有 的扬言,要用四十万元买闻一多的头。就在闻家的门,也时常有人盯梢。就在7月11晚上,民主战士、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李公朴,遭到特务 暗杀。

青云街学院坡,淌着李公朴的热血。夜一点钟,两个青年勿勿地敲响西仓坡宿舍大门,报告了李公朴遇 的消息。正在生病的闻一多不顾高烧,拿了手杖就要出去。高孝贞和报信人 拉住了他,要他等天亮了再去,以免发生意外。好容易算是拉住了他,但闻 一多不着,恐怖笼罩着这座城市,昆明在黑暗中蝉董。12清晨五时左右,闻一多赶到云大医院。

但是晚了,李公朴四点闭上 了双眼。闻一多站在李公朴的尸旁,泪不住地往下淌,他不相信战友会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公朴没有!公朴没有!” 闻一多立刻转赶回 “民主周刊”社,召开急会议,决定对外发电公 布事件、拟定抗议书,筹组治丧委员会。这时候,街上的消息又传来了,暗杀黑名单上的第二号就是闻一多。

朋 友们纷纷劝闻一多少外出。闻一多理解大家的心情,他说: “李先生为民主

可以殉,我们不出来何以喂肆者。” 几天来,恐怖已经时常降临在西仓坡联大宿舍。门总有人鬼鬼祟祟, 整个宿舍风声鹤唳。高孝贞忍不住恳闻一多: “不要再往外面跑了,万一 出了什么事,这么一大家人,可怎么办好!”闻一多面对病妻、子和 密的朋友,手里拿着几天来接连收到的匿名恐吓信,他知事情已经到了危 险的时候了。

但是,此刻在个人安危之外,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他去做。他说: “事已至此,我今天不出去,什么事情都不能行。怎样对得起者?如果 因为反派的一就都畏,以初啼谁还愿意参加民主运谁还信 赖为民主工作的人?”闻一多就是这样,一旦认准了方向,就会奋不顾地 一往无。7月15早晨,闻一多昂首跨出家门。

西仓坡是条狭窄僻静的小巷,特务要下手是最适的地方。为了防止意 外,杨希孟护闻一多到云大至公堂参加上午的会议。会上,李公朴夫人声泪俱下地报告李公朴被的经过,话语常被悲恸中 断。混会场的特务乘机起哄,怪。反派的猖狂怒了闻一多,他再也 按捺不住,走上去扶李夫人坐下,随就拍案而起,即席做了著名的最 的一次讲演: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李 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说说话, 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 一只笔有一张,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有事实拿出来说!为什么要打 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钮钮的来暗杀!这成什么 话?” (鼓掌) 会场的情绪已经从悲转向愤怒,人们去了流出的眼泪,增添了斗争 的勇气和量。

只有一些特务还嬉皮笑脸,故意做出怪样子。闻一多大吼: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起来,是好汉的站起来!你出来讲!凭 什么要杀李先生? (厉声,热烈地鼓掌)杀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 蔑人,说什么 ‘桃案件’,说什么共产杀共产,无耻!无耻!(热 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 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鼓掌)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年 的一代,献出了他们的血,献出了他们最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 取民主和平,而遭受反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 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贵的生命。

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 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热烈地鼓掌) 特务被这声音震慑了,正义者被这声音鼓舞了。会场的气氛更加昂, 闻一多继续说: “反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大家听了都摇头,我心里想,这些 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样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他们的心是怎 么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

在害怕!” 多少年来积郁在闻一多心中的怒火,此刻像火山一样的爆炸了。“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完了!你们以为打 伤几个,杀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 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你们杀

(1 / 2)
闻一多

闻一多

作者:姚岚 类型:免费小说 完结: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详情
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