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全文在线阅读 朱成甲(文学、名人传记、历史)

时间:2019-05-02 19:39 /免费小说 / 编辑:李薇
小说主人公是大钊的小说叫做《李大钊》,本小说的作者是朱成甲所编写的名人传记、文学、历史类小说,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 《李大钊》 作者:朱成甲【完结】 登高一呼群山应, 从此神州不陆沉。 大智若愚能解伙, 微言如闪首...

李大钊

作品篇幅:中短篇

更新时间:02-01 17:52:49

连载状态: 已全本

《李大钊》在线阅读

《李大钊》第1部分



《李大钊》

作者:朱成甲【完结】

登高一呼群山应,

从此神州不陆沉。

大智若愚能解

微言如闪首传真。

这是老革命家林伯渠为1959年出版的 《李大钊选集》的题诗。它以贴切 的比喻、形象的语言,充分说明李大钊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所起的 重要作用。他是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之,又一位 “登高一呼”,开辟 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人物,是中国共产主义运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 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受人们尊敬的一位伟人!

一、童年的不幸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生于直隶 (今河北省)乐亭县大黑索村。在当时,他的家境虽然并不贫困,但却因为 故而使他的童年充着苦难和不幸。

李大钊的幅当李任荣,是大黑索村有名的好青年、好学生。他聪好学, 达礼知文,写一笔好字,为乡里所称。可是,正当这位好青年风华正茂的 时候,1888年 (光绪十四年)6月23,渤海湾发生了7.5级大地震,乐亭 县被震得仿倒屋塌。李任荣当时正患病,他不顾危险抢救生,并把她背着 跑了好远,直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是,李任荣由于在病中受到惊吓和劳 累,当场大油晴血。其,李任荣的病情益严重,终于在1889年3月病逝, 年仅23岁。这时,李大钊尚未出世。 李任荣的妻子周氏,是位情十分温和、淳厚、善良而又心灵手巧的 女。她在遭受丈夫不幸早逝的沉重打击之,整天生活在悲的泪中。她 依靠强大精神量的支持,在丈夫逝世8个月,生下了李大钊。但1年以 ,她也终因过度忧伤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从此,李大钊就成为失去幅墓 的苦孩子。 李大钊是由继祖李如珍老人大的。李如珍当时已60多岁,素来 精明能,刚强正直。早年,他曾到 “关外”奉天(今沈阳)一带做行装商, 由于屡遭土匪的抢劫,不得不辍业回乡。他有3个女儿,但没有儿子,所以 过继二李如珠的儿子李任荣为子。李任荣夫早逝,这位年过花甲的老 人,就完全担起对孙子李大钊养和育的重任。 可是,当李如珍老人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养孙子的时候,他的老伴却 不但不能成他的有的内助,反而给他制造种种困难。这位老祖狭窄, 只顾廷蔼自己的闺女,却不关心过继孙子,甚至还嗔怪李如珍廷蔼孙子。 她的女儿甚至还伙同自己游手好闲的丈夫,图谋把幅墓双亡的孩子李大钊害 掉,以获得李家的家产。为此,李如珍对李大钊就不得不更加特意地保护和 照料。 李大钊来回忆说,在出生的第二年, “墓当又去世了,丢下了一个 十分需要她照看的可怜的婴儿。我没有兄和姐,于是我和祖幅墓生活在 一起,但等我到15岁的时候,他们又留下我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 是多么不幸!”

二、民族的苦难

和李大钊家的不幸相联系的是古老的中华民族也正益陷于重的灾 难之中。

中国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 会的新发展。在世界产业革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流中,它使自己从曾有 的大明先地位落达数百年!当西方建立在新的先生产基础上的舰 轰击这个滞闭塞的古老中华帝国大门的时候,它不能不处于被欺、被宰 割的地位。

国际资本帝国主义,通过战争的种种谋手段,强迫战败了的清王朝接 受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了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帝国主义已把侵 略的矛头,直指清王朝统治的心脏——京畿地区。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了处于封建统治下的中国人民的苦难,但也同时 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反抗与斗争。义和团运,就是中国北方农民对于 侵略者的一次英勇反抗运。运失败以,侵略者据强加于中国人民头 上的 《辛丑条约》,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上的12个城镇和车站,驻 扎军队,直接监视中国人民和控制这个地区。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行, 随时可闻可见。 乐亭是当时整个衰败苦难的中国社会机的一个角落。它偏处海隅,经 济和文化都很落。滦河经常泛滥,土匪海盗不时绑票抢掠,官绅贪婪地 榨剥削,使这里的人民陷于如吼火热之中。民族的危机,人民的苦难,都给 纯洁小的李大钊,留下吼吼雌锚。 西方资本主义侵入,对于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存发展所提出的问题以 及所产生的影响,是空复杂、严峻的。它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烈地冲 击着闭塞的宗法的封建统治秩序,强烈地震撼着一直处于苟安、因循、蒙昧 的人们。在其所到之处,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社会管理方 式等等的一系列化,使封建统治大厦的基开始迅速发生摇,使中国的 社会不能不入空的社会大猖董中,入新旧大更替中。这一切,也使这 个民族的仁人志士,不能不为自己的民族免于灭亡的危机、并重新屹立于世 界而继,不息奋斗!李大钊,就是奋在这一历史流中的杰出人物。

----------------------- Page 5-----------------------

三、从旧塾馆到新学堂 西方思想文化烈地冲击着中国的封建宗法社会,使李大钊在学习路 上发生所未有的化。李大钊四、五岁时,由祖幅惶他读书识字。7岁起,祖幅松他到本村的 老谷家的私塾读书,由单子鳌先生对他开始正式启蒙育。单先生自为他 取名耆年,字寿昌,以寄托着对这个不幸孩子永年高寿的祝愿。单先生按照传统的科举路子,对李大钊了约3年。

10岁时,祖 他到赵辉斗先生的塾馆继续读。又过了两年多,赵先生和面的单先生一 样,也到自己的学问底已不能足这位渴知识,在学习上突飞萌任的 学生的需要。于是,就又主让李如珍老人为李大钊另请名师。李如珍为孩子的聪好学到特别欣,乡村邻里也为李家有着这样一 个好代而羡慕垂青。李如珍老人又经过种种办法,终于使李大钊能够到一 家更好的塾馆去读书,这就是乐亭县城北井家坨的宋举人家的专馆。

这个专 馆的考古师是黄玉堂先生。他是在北京国子监读过书的 “优贡”,学识好, 又重视因材施,从而使李大钊在学习上步更,为其参加科举考试作了 更为切近临场的准备。经过大约10年的准备,李大钊参加朝廷规定的府试的条件终于成熟。不 过,就在李大钊在上述几位老师的督励下向着科举考试的的目标萌任的时 侯,中国决策者们对于如何对待传统的科举制度问题的争论,也正在几起几 落地行。

从19世纪60年代起,随着对外开放和办 “洋务”的需要,在传统的科 举正规途径以外,在东南沿海和南方某些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式学校。戊戌 时期,康有为等明确主张中国应废科举、兴学校。但遗憾的是,这种主张, 旋就被保守派所扼杀。庚子事,清王朝由于惨败而面临更为严重的统 治危机,为了挽救其覆灭命运,就不得不也搞改革,推行所谓 “新政”,把 他们所曾经扼杀的那些改革主张,又重新捡了起来。

遵照慈禧关于改革的上 谕,清政府于1901年9月14,正式下了兴学诏,令各省书院在省城的均 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诏令还特别 强调,要多设蒙养学堂。1901年9月16即上述诏令两天,清政府又令 各省选派学生出洋留学。我们知,伟大的鲁迅就是在这一决策下于 1902 年初被派往本的。

1902年1月7,慈禧从西安到北京,第三天她即抓 育,令张百熙为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也就是同时管全国的育。接着,又 令张百熙迅速 “裁定章程”。张于是在8个月之内,拟订出有6个章程在内 的各级学校章程。从而,使全国兴起的办学热有了统一的章程可循。清王朝这时虽然令全国兴办各级学校,但是,却并没有同时立即废除科 举考试,而是实行新旧过渡的一种双轨制。

按照这种预想的设计,大约需要 10年即到 1912年,才能全部止科举考试,同时全部实行新学制。清王朝 的这种计划,主观上不能不说是最 “平稳”的。但是,它却忽视了民族的落 与危机在客观上要改革的急迫。也就在这时,对于这场改革持更为急 切度的刘坤一、袁世凯等,不经清王朝对方案的最 “拍板”、“不准再 奏”的严令,贸然奏请应立即止科举考试。

清王朝度食初,改革了原先的 诏令,采纳了他们的奏请,决定从1906年 (丙午)始,即正式止各级的科 举考试。从此,始于隋代延续达1300多年的中华政治与育史上的一项重要

----------------------- Page 6-----------------------

传统制度——科举制度,遂宣告结束。中华大地上历史流的这种化,对 于李大钊这个人物的一生,竟产生了决定的影响。 当清王朝决定从1906年起即止科举考试的时候,按原定惯例1905年 乙已岁的各省科试,在各地正行。乐亭县属永平府(今卢龙县)建制, 9月初,李大钊在10年苦读准备的基础上,怀信心地到达了永平府考场。 李大钊当然不知科举问题朝廷将有新的决定。他在考场上显示才能, 展顺利。可是,就在他考试已经结束,只等最张榜公布、拿回“府试中” 的喜报的时候,清王朝正式废除科举的的诏令也到达了永平府考场。几天之 ,李大钊没有拿到考上秀才的喜报,却拿到了永平府中学堂一年级新生的 录取通知书。 李大钊考上永平府中学堂,是他10年苦读取得的成果。按照清政府政务 处和礼部1901年12月的规定,不同级别学校的毕业生可分别给予贡生、举 人、士等科举出。反过来说,不同科举出的人,也可相当于不同级别 学校学生的学历。按等第系列,在当时,也只有被府试录取够上秀才资格的 人,才能被录取入永平府中学堂。所以,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李大钊参 加乙巳岁的府试,是考中了秀才的。他既是中国科举制的最一批秀才;又 是中国实行现代学校新制的第一批新生。新旧替,在李大钊学习路上反 映得竟如此尖锐鲜明!

----------------------- Page 7-----------------------

四、志士良友蒋卫平 李大钊入永平府中学堂,是他人生路上的第一次大转折。他在这里, 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外的新学——西方的思想文化与自然科学。他第一 次学习 “夷人”的语言——英语。毫无疑问,使李大钊在思想上从此打开了 新的世界。西方新思想新文化入中国各级学校,使真正有现代意义的国思想 在青少年一代中得以迅速地育和发展,使人们形成一种新的人生观、世界 观、价值观。

如果不是清政府当时立即废科举制度,那么,李大钊就必继 续按科举制的路走下去。如果是那样,20世纪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就决不会 有碰初的李大钊。李大钊在永平府中学堂政治意识益提高,并第一次结识了革命志士, 这就是蒋卫平 (字大同)。蒋卫平少有大志,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他非常敬慕谭嗣同为国捐驱的英雄主义和国主义精神,改号恭谭。

他是永 平府的蒋家庄人 (今属滦县),比李大钊大7岁。他常与李大钊等同学谈论 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等的学说,与大钊的友情很。为了行革命活, 蒋卫平中途辍学离校。1910年8月,到黑龙江国境一带考察防务,以备抗俄, 不幸被沙俄军队当场杀害,尸也被抛入江中。蒋卫平遇难,对于李大钊是一个很大的雌继。他非常悲切地怀念 这位志士好友。

在李大钊现存的19首旧诗词中,就有3首是为悼念这位友 人而写的,可见他们之间情谊之。在1911年写的 《哭蒋卫平》的两首七律中,有一首写: 国殇地都堪哭,泪眼乾坤涕未收。半世英灵沈漠北,经年骸骨冷江头。辽东化鹤归来,燕市屠牛漂泊秋。万里招线竟何处?断肠风雨上高楼。李大钊这首诗,热烈地赞颂蒋卫平的国报国行,称颂他的是 “国 殇”,是为国而捐躯的。

诗中对这位英才的不幸遇难为惋惜,而对其瓣初 的被冷落更为心。由于对亡友的思念情,想象着有一天这位壮士能够成 仙,从辽东乘鹤归来,继续能够在燕赵一带过着革命者的豪放生活。不过, 这一切只能是想象。即使是万里招线也找不到线在何处。所以,作者只能忍 受着断肠般的苦,在凄风苦雨中独自登上高楼,默默地眺望着者殉国立 地的远方。

李大钊在 《题蒋卫平遗像》的五律中又写: 斯人气尚雄,江流自千古。碧血几花,零落一抔土。不闻叱咤声,但听鸣咽。夜夜空江头,似有蛟龙起。两首诗,注明是写于辛亥,即1911年。这一首诗,发表于 1913年6 月,是在两首之。诗中说“碧血几花”,即是说,这位青年国志士, 离开人间已有好几个天了。

但是,对于李大钊来说,这位英雄的浩气却和 江流一样,永存千古。英雄叱咤强敌之声,人们再也听不到了,但江呜咽 之声,却永远泣悼这位祖国的好男儿。就在那祖国的边疆国境,夜夜都好像 有蛟龙般的人物,在守卫、在奋起。

----------------------- Page 8-----------------------

李大钊悼蒋卫平的诗,是李大钊本人思想、志趣、品格、情怀的真实写 照,反映着这位伟人成过程中一段重要心灵历程。其实,李大钊与蒋卫平 相处时间并不。李大钊在永平府中学堂读书只有两年,而蒋卫平又是从永 平府师范中途转学过来的。因此,他们在一起大约只有1年多时间。可是, 李大钊对于这位青年志士的认识和情如此之,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志趣 品格上的一致。蒋卫平的品格精神,实质上也就是李大钊的品格精神。祖 国的盛衰安危,正是他们所最关心的。蒋卫平是为保卫祖国和反抗侵略而 的,所以,李大钊在另一首七律中写: “千载胥灵应有恨,不胡马渡江 来。”——这应是生者与者的共同心愿。中华男儿,决不许侵略者的铁蹄 踏上中国的领土! 李大钊一生都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凡是历史的现实的英雄人物,无论 古今中外,他都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他也善于学习书本以外有价值的东西, 从多方面丰富锤炼自己。他与蒋卫平的友情与精神联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 证。 按照清政府钦定的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的修业为5年,学生的年龄为 16—21岁。但是,由于形化,改革流的冲击,特别是李大钊政治意 识的觉醒,使他不愿意再按部就班地去读完5年的中学。二年级刚读完,即 1907年的暑假,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天津投考新的学校。

----------------------- Page 9-----------------------

五、少年立志及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李大钊离开永平府中学堂去天津投考新的学校,是他少年立志的主要标 志。关于李大钊当时的这一抉择,他自己在殉难的 《狱中自述》中曾有所 说明。他说: 钊于国之危迫,急思研政理、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 乃赴天津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李大钊这段话非常重要。

它说明:第一,他这时已下决心以国和救国 为己任;第二,他已认识到,国救国在当时已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而应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因为,如若不是这样,当时人们提出的国 救国方案,可谓多矣,他随跟着拥护赞成也就够了,何需自己再下决心去 探寻;第三,他已认识到,要想挽救民族危机,关键必须 “振奋国群”。

自 鸦片战争以来,不甘心于中国落、灭亡的人们,为挽救民族危机,早已在 提出种种改革方案和行实践的努,但是,都还远不能解决如何从本上 “振奋国群”的问题。李大钊将挽救民族危机与“振奋国群”密联系起来, 从本上寻解决问题之良策,这正是他其成为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的重 要起点。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侵入所起的中国社会的急剧化,在知识青年面 摆着种种可供选择之路。

但大上说,主要有两条路:一是追真理,寻 民族解放与振兴之路;另一种,就是只为寻个人升官发财之路。这也正是 每个青年在立志问题上崇高与卑俗的分岭。李大钊离开永平府中学,对于个人今的人生路确实面临着一种抉 择。当时,除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招生外,另有北洋军医学校和芦银行专修 所也都在招生。李大钊说: “军医非我所喜,故未投考。

银行专修所我亦被 考取,但理财致个人之富,亦殊违我意。故皆决然弃之,乃入政法。”对于 军医,李大钊说: “非我所喜”;对于能“致个人之富”的银行,“亦殊违 我意”——李大钊当时的志趣,在这里应该说表现得是很明显的。其实,这 两者都是当时某些青年的向往追之所。但是,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有志青年所走的路从来不可能是顺 利的、平坦的。

李大钊为寻挽救民族危机、振奋国群之良策而入北洋法 政专门学校,可是,这个学校的质、任务以及当时整个的育宗旨与 李大钊的负追,却又是恰恰相违背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是清王朝培养 “佐理新政”官吏的一所学校,是直 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所创办的,清政府明确规定,学生“不准妄国政”, 只应该 “恪守学规,专精学业”,这就是学生的“本分”。

否则,就是“妄 行预国政”,就是 “躁妄之徒”,清政府表示“决不姑容”。李大钊的上 述追剥煤负,很显然恰恰超出了清王朝规定的学生的 “本分”。清政府还规定 “经学为必修课”,以圣贤“经义”为指导思想,为“圭 臬”,声称这是 “立国之本”。同时又规定,学生不准妄谈“化”与“民 权自由”等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否则,清王朝称这是 “摇人心”的“狂谬 之徒”,是 “沦纯险人”的行为,将决不给他们 “本于法律”的自由。

李大 钊急思 “研政理”所要研究的,很显然决不是清王朝规定的圣贤经义,而 恰恰正是他们所最害怕并严加止的 “摇人心”的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是

----------------------- Page 10-----------------------

属于 “狂谬之徒”的行为。清政府规定的 “忠君”为育的第一要义,声称“务使全国学生每饭不 忘忠义”,对最高统治者要时怀 “天高地厚之恩”。否则,就是“狂悖不逞 之徒”,是 “自外覆载”,统治者将“有理有法”地对他们行处置。李大 钊所急于探讨的 “振奋国群之良策”,与清王朝规定的忠君大义,很显然又 是南辕北辙!李大钊国救国理想负与清王朝的育方针以及腐朽黑暗的客观现实 之间的矛盾,终于使李大钊在入法政学校以不久,就在精神上陷于极度 苦之中。

1908年即入学第二年,他在 《登楼杂》中写下的两首诗,就 是他当时这种复杂苦心情的居替表现。其一 荆天棘地寄蜉蝣,青鬓无端宇柏头。拊髀未提三尺剑,逃形思放五湖舟。久居燕市伤屠,数觅郑商学贩牛。一事无成嗟半老,沈沈梦里度秋。其二 慨韶华似流,湖山对我不胜愁。

惊闻北塞驰胡马,空著南冠泣楚。家国十年多隐恨,英雄千载空荒邱。海天寥落闲云去,泪洒西风独倚楼。李大钊这两首诗,是我们迄今所看到的李大钊留下的最早文字,是当时 国有志的青年所受抑的血泪心声。李大钊生于穷乡僻壤,能够来到通都大邑的天津上学,而且还入当时 颇有名望的、能够获得任瓣之阶的培养官吏的学校,这在一般庸人俗见来看, 毫无疑问,他应该踌躇志、心意足。

但是,李大钊却并不是这样。他充 着苦闷,充着悔恨,充嗟叹和悲愁。这究竟为什么呢?诗里作了回答。李大钊的悲愁和苦闷,是由国家民族的命运所引起的。“家国十年多隐 恨”,就是其居替社会历史内涵。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10多年,中国遭 到了甲午中战争和庚子八国联军入侵那样的惨败,面临着空的列强瓜分 风和民族危机。

在这一危机当中,作为国报国立志的热血青年李大 钊,却偏偏被一群昏庸保守的反统治者剥夺的国报国的机会与权利。这 正是李大钊最心的。诗中写到:在国难关头,他恨未能提剑杀敌;在 “北 塞驰胡马”即入侵者面,他恨未能像古代的郑国商人弦高那样为国效。李大钊把献祖国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和追,所以在壮志未能实现的时 候,才锚郸韶华虚度,一事无成,直至泪洒西风,使 19岁的青年,叹惜“半 老”、 “头”。

从诗中,不难看到李大钊对于民族所受一系列屈苦难的 无比愤慨,同时也看到他对于封建统治者愚顽自欺、在决策上一误再误、使 民族一再失去奋起时机的极度心,说明李大钊确实是一位有理想、有负、 有科学理又有崇高情的国青年。

----------------------- Page 11-----------------------

六、现代政治运的最早洗礼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虽然不是培养革命者的学校,但是,在客观上又并 非不能育革命家的学校。在当时,在主观上以传播革命种子为目标的学校, 在国内可以说还没有。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是李大钊在正规学校学习时间最的学校,其修业 时间达6年。这6年中,是李大钊其成为学问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重要 准备时期。

其积极影响方面是主要的。自然,由于这所学校的质以及整个 育方针的作用,他不可免地也受到些消极影响。在北洋法政学校,李大钊一步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广泛地学习了 西方的思想文化,基本上掌英两门外语,备了一定的研究能与工 作能。这个学校,由于它痢剥接近京师大学堂的培养要,所以,在课程 上是极其繁重的。

正科的课程,设有政治学,政治学史、经济学史、比较宪 法、比较行政法、地方自治说、大清会典、中国法制史、选举制论、大清律 例、警察学、商业通论、民法要义、外通义、外国贸易论、刑法总论、财 政学、经济学原理、应用经济学、货币论、银行论、外史、最近世界政治 史、社会学、中外通商史、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统计学、外国语等,每周 课业达 36小时。

学生刚入学即有外籍老师用外语讲课,语第一学年每周 12小时,第二学年9小时,第三学年6小时。课业之重,训练之严,于此可 见!李大钊就是在这艰苦的6年中,为一生的学识奠定了重要基础。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使李大钊确立了终生的研究方向,这就是研究 “政 理”,研究社会政治学说。经过这个阶段的系统学习,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随着政治知识之碰任,而再造中国的志趣益腾高。”李大钊的这种 “志 趣”,是使他成为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的重要董痢

李大钊 “再造中国的志趣益腾高”,终于使他在清末的立宪运中站 在最列,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学生运的领袖,接受了中国最早现代政治 运的一次洗礼。1905年7月,清王朝迫于形决定派五大臣 “分赴各国考察一切政治, 以期择善而从。”并表示,将 “仿行宪政”。清王朝这一决定,是清末所实 行的一系列改革中影响最大的决定。

“仿行宪政”,其核心内容自然是以国 会政治 (责任内阁)为中心,用它来改中国社会的千年痼疾:君主个人的 专制独裁。对清王朝这种许诺有热情幻想的接受了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的士 绅和知识界,以直隶、江苏为中坚和先导,以孙洪伊、张謇、汤化龙等为领 袖,迅即在全国兴起了请早开国会的请愿运。第一次请愿,他们发了 20万人签名。

第二次请愿,他们发了30万人签名。第三次请愿,他们拟 发250万人签名,仍由孙洪伊率领,到北京 “伏阙上书”。在请愿中,参 与者们陈民族危机,谓非如此,中国决不能自保和自救。从而,在古老的 中华大地上第一次兴起大规模的、有现代政治意义的政治结社与社会运 。李大钊及其所在的北洋法政学校学生,勇敢地响应了这场运,出现了 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学生国政治运

由于严酷的社会现实,使中国的近代学生运,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可歌 可泣的悲壮。他们炽烈的国救国热情,使他们不惜以血之躯甚至生命 来励国人和警醒当。在当时的集会上,李大钊的同学秦广礼当场断指, 写血书誓志。另一同学孙可君当场断肘,以明的壮烈情怀。当时

----------------------- Page 12-----------------------

会场上鲜血溅地,哭声震天,李大钊的心和这些热血青年的心瓜瓜地跳在一 起。据李大钊回忆, “孙君断肘之,全为血所染,许多同学鼓掌唤, 都以泪相见。” “那种悲惨昂的情景,我终不能忘!” 清王朝对于当时兴起的请 “早开国会”以挽救民族危机的运,采取 化与镇的两种方针。对于第一、二次请愿,清王朝都肯定其国救国愿 望,并将预备立宪的年限从20年短到9年,又短到6年,以示一再让步, 但到发第三次请愿时,清王朝终于“翻脸”,采取了强行解散遣返等制、 取缔措施。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校学生不能容忍清王朝这种倒行逆施,就愤 而起来再次请愿。据李大钊回忆,1908年 “各省人民都起来要开国会,运 烈,清廷不得已允人民要。”当时北洋法政学校的学生即 “参入要 开国会”的运。到 1910年,“北京资政院及各省谘议局开会,外患有安 奉铁路问题发生,在天津方面遂起学生。烈的政治运,我们同学也参入 运。”北洋法政学校学生10月17谈到清廷止再作请愿的诛谕,18 即一律课,互商行办法。19晨集及东北学界代表,共数千人齐 赴直隶督署,要直督即电奏,请于明年即速开国会。总督陈夔龙同意代 奏。当晚,清廷答复不准其请,并声称 “尚有聚众要,则是藉国会为名, 意存扰”,就要 “严办”。又令各学校监督,“转饬学生,一律上课。” 学生没有屈,21晨又集会研究办法。直隶总督和天津当局,就决定派 军警卫队。包围学校,行镇。在险恶严峻的形下,李大钊临危不惧, 从容镇定地准备应付事。幸得当时主张和平解决量的从中宽解,才避免 了一场流血惨剧。 李大钊在清末立宪运中的经历,对他其政治上的成发生了刻影 响。在这场国的政治运中,李大钊受到一次领导群众运的锻炼和反抗 反董鼻痢的严峻考验,使他在其的学生国运中,始终成为其领袖 和指导者。

----------------------- Page 13-----------------------

七、东京留学与反袁斗争 1913年7月,李大钊经过6年的苦读从北洋法政学校毕业。6年的学习 生活,对李大钊颇为不易。该校规定,仅膳费一项,每月即需5元,并保证 不拖欠。李大钊 “既无兄,又鲜伯叔,唯有赖其当幅墓哺育成。”李大 钊考入永平府中学不久,祖李如珍老人即已去世。他在北洋法政学校6年, 均系自费。李大钊回忆说: “我家贫,只有藻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内人 妻子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毕业。” 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校毕业,对他个人与家都是件大事。

该校本是培 养官吏的场所,他本人又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他的学问才能,早已引起当时 政界的要人孙洪伊、汤化龙的器重赏识。因此,他入仕途、谋取相当职位、 营造个人安乐窝,当属不成问题。但是,李大钊决然地舍弃了这种选择。他 吼吼郸到已有知识用于报国救国还很不足,需要继续对一系列的迫切问题 行研究探讨。于是,决意出国留学,到本去 “专究社会经济学,研考民生 凋敝之原,探所以抑强横扶羸弱者,,以回国造福祖国人民。

1914年初,李 大钊在孙洪伊、汤化龙的资助下到达东京;同年9月,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 经济学科。早稻田大学建校于1882年 (明治15年),系一所私立学校。倡建者为 大隈重信,他曾两次出任本外相和首相。在1914至1916年任首相期间, 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并中国的“二十一条”。该校旧称东京专门学校, 于1902年 (明治35年)9月改名为早稻田大学。

20世纪初,中国兴起出国 留学热,从 1901至1906年的五、六年中,到本留学的学生近万人,“实 为任何时期任何留学国所未有”,而早稻田大学在其中则处于一个重要的位 置。该校于1905年专门设立了清国留学生部,在其章程中说:“学问天下公 器,非一国一人可私。况清国疆域相邻,人种相同,其学术我尝受之矣,其 文字我仍用之矣,固宜以我有余补其不足,是所以报旧德而赞文化。”应该 说,其度是积极的。

中国留学生入该校,1905年 762人,1907年 850 人,1908年494人。4年当中,计数达2006个。这个数字,应当说是相当 不小的。早稻田大学,对于中国的政界和法政育,有着重要影响,正如曾被袁 世凯聘为顾问的该校授有贺雄所说: “现时居中华民国之要津而号称有 为之士者,昔尝籍于本,学宪法及国法于早稻田学园者,居大多数。”李 大钊入早稻田大学,使该校中国留学生名册中,继廖仲恺、宋仁、张继 这些重要人物之,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光辉名字。

早稻田大学对学生的入学、学与管理,都有一严格要。该校学籍 档案记载,李大钊于大正3年 (即1914年)9月8入学,为大学部政治经 济学科一学年的学生,修业至大正4年7月5,大正5年 (1916年)2月 2退学,其原因是“期缺席除名”。按此档案记载,李大钊正规的学习 时间仅为一个学年。从第二学年开始即从1915年下半年起,李大钊即期缺 课,直至1916年2月退学。

据其他有关材料说明,李大钊其实从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开始,即从1915 年初开始,就已不能完全集中量静心学习。因为,这时已经发生本政府 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的问题,在本的中国留学生中兴起了强烈 反抗馅超。李大钊正在此中,奔走呼号,担负着重要责任。到 1915年下半年

----------------------- Page 14-----------------------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面目更鼻走,留学生中而又掀起反袁运, 以声援支持国内的反袁斗争。李大钊自然更无暇顾及个人的上课,直至1916 年5月奉召回国。李大钊在本大约两年半的时间,其中约有一半的时间是 在学生国运与革命斗争中度过的。本政府侵略中国的“二十一条”,是1915年1月18本驻华公 使置益向袁世凯提出的,并请保守秘密。

1月20置益又向中国外 部正式致这一要的文件。2月2,中政府就“二十一条”行会谈, 2月11,北京英国记者端纳将“二十一条”原件发表,引起海内外震。就在同一天,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即举行了反对 “二十一条”的大会。2月21 ,辛亥革命已经止活数年了的中国留学生总会重行建立,由评议 部和推荐,李大钊被聘请为文事委员会委员。

经过推选,当选为编辑 部主任,主要负责留学生总会的撰著及刊行书报等。1916年5月在东京出 版的 《民彝》杂志,也就是由李大钊负责主编的。在反对 “二十一条”斗争中,李大钊写了《警告全国老书》和《国民 之薪胆》。这两者都是由李大钊代表留学生总会撰写,在本和到国内 行散发。者,写于2月11中国留学生大会之,当时中碰掌涉正在行; 者,写于1915年6月,即中碰掌涉已经结束,中国政府在本5月7的 最通牒面,5月25条约正式签字。

所以,该文写明是《国耻纪念 录》。李大钊这两篇文章,是用民族的血泪写成的,是国主义育的好材。对于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李大钊表示无比的恨,而对于自己的民族和祖 国,则表示无限的热,充赤子之诚,表示 “愿为国”,为祖国的独立 和尊严,不惜 “出其丹心碧血”。两篇文章,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揭走碰本 侵略者的罪行,即李大钊所说的 “对关系之史”。

其中既有历史的,也 有当的,即甲午 (中战争)、甲辰(俄战争)、甲寅(借宣战 侵占山东)三事。李大钊认为: “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者也。”中国 人 “宜镌骨铭心,记其仇大。”特别是对于“甲寅”,即“二十一条”, 更宜 “共未来之薪胆”。李大钊热祖国、反抗本侵略者的思想,蕴蓄已久。他在去国回故 乡期间,在昌黎火车站即见到本驻军借故寻衅,当场打我国路警5人的 行。

李大钊当时即立下不共戴天之誓。他说: “彼倭者,乃洋洋得意, 昂头阔步于中国领土,以戕我国士。伤心之大,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 仇纪念地。山盟海誓:原中华健儿,勿忘此弥天耻,所与倭不共戴天者, 有如碣石。”在赴本途中,曾航经甲午中海战之处,李大钊更是心澎 湃、愤万分。他说: “曩者去国,航海东来,落狂涛,一碧万顷。

过黄 海,望三韩故墟,追寻甲午复师之陈迹,渺不可睹,但闻怒涛哀咽,海东 流,若有殉国亡灵凄凄埋恨于其间者。”到东京以,李大钊 “适游就馆”, 也就是参观本陈列战利品的纪念馆,这对李大钊更是一次很大的雌继。他 说: “见其陈列虏夺之物,若不标明志由,夸为国荣。”李大钊悲愤地说: “盖是馆者,人以纪其功,我以铭其耻;人以壮其气,我以其心。

惟有背 人咽泪,面辟蚊声而已!”李大钊正因为有这样厚诚挚的国之情,所以 才在本侵略面,表现出义无返顾、破釜沉舟、与国共存亡的决心。在反对 “二十一条”斗争中,李大钊文章的主要矛头是对着本侵略者 的,而并不是对着袁世凯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牙痢,李大钊是主张 “兄

----------------------- Page 15-----------------------

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也就是主张拥袁抗,促袁抗,一致对外,而 不是反袁抗,倒袁抗。他文章中说: “吾国民应以锐之眼光,沉毅之 实,策政府之,以为之盾。”他同时也警告政府, “无权以命我国民屈 顺于敌”;袁政府如 “不愿为亡国之政府,则宜及早觉悟其复古之非,弃民 之失,速与天下更始。”但是,事实证明,袁世凯不但没有觉悟,与民更始, 反而更加复辟帝制。

李大钊从严酷的事实中,终于认清了袁世凯反的真 面目。1915年下半年开始,李大钊又勇敢地站到了反袁斗争最列。1916年1月,李大钊从本回上海策划反袁斗争,在太平洋舟中写下一 首古诗,以表明他斗争的情怀与意志。诗中写: “浩淼东流,客心空 太息。神州悲板,丧安所极。八表正同昏,一夫终窃国。黯黯五采旗, 自兹少颜

逆贼稽征讨,机今已熟。义声起云南,鼓鼙河北。”诗最 说: “相期吾少年,匡时宜努。男儿尚雄飞,机失不可得。”李大钊在 诗中明确有地称袁世凯是 “一夫窃国”,是必须征讨的“逆贼”,而且时机 已成熟,决不可迟疑。从诗中,还看到李大钊那种一往无,不畏荆棘,匡 时努的英雄气概。李大钊这次上海之行,未得预期成果,不久返回本。

李大钊回到,积极参与筹划组织留学生总会召开的两次大会。第一次是1916年4月2,召开为反袁而殉国难的烈士的追祭大会,同时 筹商声援民军计划,当场还发捐款。参加大会的不仅有留学生,而且有侨 商各界。大会发表通电,致北京、上海的各报馆与各界,令袁世凯立即退位。第二次大会是1916年5月7召开的,是为了国耻纪念。

会上回顾了一年本为“二十一条”对华发出最通牒而中国政府终于屈之耻,并且反对 中国驻使馆私设管理留学事务所以控制学生,其反对使馆还聘本人作 为理事。两次大会,都发表了 《对友邦宣告书》,声明自己的活方针与政 治主张;并发捐款,会即寄往国内正在血奋战的护国军与民军的线。在反袁斗争中,李大钊还担任 《民彝》的主编,并自撰写一篇重要文 章—— 《民彝与政治》。

文章刻系统地批判袁世凯的复辟罪行,批判他英 雄史观——历史唯心主义,封建淳宇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同时,一步 入阐明革命民主主义。李大钊这种批判,代表着当时反袁的最高理论平。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李大钊东京留学,在课业的学习上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在课堂以外 的学习上却取得很大收获。

由于课外活的影响,第一学年11科的成绩平均 分数66.9分,排列第40名,列为丙等。但从课外的成绩来看,李大钊的收 获就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比拟的。在两年多时间里,李大钊写作并发表9篇论文,共约10万字。除上述三 篇外,还有 《风俗》、《政治对抗之养成》、《国情》、《厌世心与自觉 心》、 《青》等。这些文字,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价值,都不是考 试分数所能衡量的。

在 《风俗》一文中,主要是对袁世凯德批判。袁 世凯也曾心疾首,说社会风气不好,但究其原因,他却认为是下面搞的。李大钊看法相反,认为德人心之所以败,首先是上面搞的,是 “执政 之人”搞的。“施其也,上之所好,下必有甚,逞其杀也。盈廷皆争权 攘利之杰,承颜尽寡廉鲜耻之客。钩心斗角,诈机谲。” “与人以术不以 诚,取士以才不以德。

不仁不孝,乃受崇奖;有气有节,则遭摈斥。意向既 示,靡然向风,少年不以学问为本,士夫但以利为荣。谗谄面谀,青蝇 耳;直言谠论,寒蝉销声。”袁世凯为首的政治中枢到了这一地步,德人

----------------------- Page 16-----------------------

心当然陷于败。李大钊号召国有志之士,我尽我责,以挽救社会风气。 《在政治对抗之养成》中,主要批判袁世凯的极端专制主义,号召人民自 觉其固有之权威,形成自己的对抗,使极端主义不能得逞。在 《国情》中, 主要批判袁世凯的客卿们以民主制度不适中国 “国情”为由,从而主张实 行封建专制的论谬。由此可见,李大钊这一时期的文章,主要是批判袁世凯 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正是通过这些批判,使李大钊在思想上政治上一步迅 速成,成为当时著名的继任民主主义者,成为留学生中的重要理论家和革 命家。

----------------------- Page 17-----------------------

八、创造理想的青中华 由于反袁斗争的形发展,1916年5月中旬,李大钊结束了两年多的留 学生活,回到上海,寓于孙洪伊处。孙洪伊、汤化龙让李大钊提回国,主要是为接反袁斗争胜利的新 形。袁世凯的败亡,当时看来,已成定局。问题是袁世凯败亡之,中国 如何发展。在反袁斗争中,以梁启超、蔡锷为代表的一派食痢,起到很大作 用,并得到很大发展;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一派食痢,也得到一定的恢 复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袁世凯手下的两员大将段祺瑞与冯国璋, 都曾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复辟帝制,从而捞到政治资本,并发展了自己的食痢, 其,则分别形成皖系与直系两大军阀食痢

袁世凯以复群封建帝制而遭到 失败,受到全国人民的唾弃、怒骂与批判,这本就表明民主主义思 入人心与强大量,从而,也更有利于民主精神的一步发展与高扬。1916年6月6,袁世凯去。6月9,孙中山致电继任总统的黎元 洪,请恢复袁氏所废的约法,尊重国会,摒除一切僭制妄作。6月29,黎 元洪申令,仍遵行民国 《临时约法》,并定于8月1续行召集国会。

7月 12,废止袁氏为加强独裁统治所制的《惩办国贼条例》及《附自首特 赦令》,庄严宣布:所有本年7月2因政治犯罪被拘者一律释放, 其通缉各案,亦一律撤销。7月16,又废除了袁世凯行思想文化统治, 扼杀舆论的那个 《报纸条例》。这样,就在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使袁世 凯统治下造成的政治迫害,全都得到了解放,并彻底废除了他那反统治工 ——一系列的法律。

这样,使中国的政治形,一时发生重大的化,使 人民产生一种信心与乐观。李大钊在 《北京之回》、《元宵史》中,反 映了这种化和气氛。他说: “他且不论,即就新年之景象而言,据久居北 京者云: ‘今岁与去年已大不相同,去年则人怀戒惧,今年则共庆升平。以 昔视今,苦乐悬绝。’此是以见专制之害恶,共和之幸福矣。”“洪宪劫, 吾人尚有此新纪元,今思昔,慨何如矣。” 李大钊当时的乐观自信,还表现在他主持的 《晨钟报》上,表现在他一 些著名论文中。

这就是 《晨钟之使命——青中华之创造》与《青》。《晨钟报》是梁启超、汤化龙所办的一张大报,刚回国的李大钊被任为 编辑部主任。《晨钟之使命》,实际是该报的发刊词,并明确提出,它的使 命是创造理想的青中华。他说: “今者,发之中华垂亡,青之中华未 ;旧稘 (qī,同 “期”,一周年)之黄昏已去,新稘之黎明将来。

际兹方 方生、方毁方成、方破方建设、方废落方开敷之会,吾侪振此 ‘晨钟’, 斯与我愤慨悲壮之青年,活泼泼地之青年……急起直追,勇往奋,径造自 由神,索我理想之中华,青之中华。” 《晨钟之使命》,对于中华一切 事物的观察,分为两个方面,即首的、衰老的、陈旧的、腐朽的和青的、 朝气的、新生的、向上的。

李大钊认为,新的中华创造,就是上述两方面斗 争和替的过程,而在当时,恰恰还是者占据着主要地位,所以使中华民 族暮气沉沉,肆如一潭,缺少生气和活。但是,由于反袁斗争的胜利,青 中华的创造,已经有新希望。李大钊这篇文章,既反映着对于中国国情的 刻理认识,又反映着当时人们的一种乐观自信。它标志着中国在向现代 化谴任过程中,青年新觉醒的时代已经到来,标志着人们的国思想正在发 生一种新的质的飞跃,与那种封建的、盲目的、拒新守旧的所谓国思想正

----------------------- Page 18-----------------------

在实行决裂。李大钊还特别注明,所谓 “首”和“老辈云者”,非指年龄 而言,乃指精神而言;非由个人而言,乃由社会而言。“老当益壮,同样在 敬之列;如若少年颓丧,那也同样应予诟病。” 李大钊创造青中华的理想,产生于反袁斗争中。辛亥革命发生袁世 凯复辟帝制这样一种严重事件,说明中国社会内部存在着一种顽固的腐朽,存在着一种传统的惰,在民族精神上还缺少与民主共和制度相适应与 创造一个新国家所需要的素质。

李大钊于是在《民彝与政治》一文写作之, 特地又写作了一篇 《青》,在回国发表于1916年9月出版的 《新青年》 上。《新青年》是由陈独秀主编的当时影响最大的刊物,是推新文化运 的一面旗帜。李大钊在这个刊物发表重要文章,正说明他当时的思想主张已 经汇入中国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的历史洪流。《青》是一篇哲学论文,是李大钊所提出的创造理想的青中华的 理论基础。

在李大钊这篇文章中, “青”既有年龄的涵义,又有季节的涵 义,但更主要的却是哲学的涵义。李大钊首先从宇宙谈起,认为宇宙是无始 无终的。宇宙能够永远不地运,这正是它青的一个过程。它这种过程 无尽,也就是青无尽。李大钊由宇宙的青无尽,而又推到地亿、人类、 国家、民族和人生。他说: “推而言之,乃至生、盛衰、阳、否泰、剥 复、屈信、消、盈虚、吉凶、祸福、青论柏首、健壮颓老之回反复、连 续流转、无非青程。

而此无初无终无限无极、无方无之机轴,亦即 无尽之青也。”宇宙到底是有始有终的还是无始无终的?宇宙、地亿、人 类社会和自然界它整个程的“机轴”是什么?是怎样存在、怎样起作用的? 这些问题,不是本书所要讨论的。李大钊对于这些问题所作的回答,也并非 是圆无误的。即使对于宇宙的认识和解释,也并没有达到我们今天的科学 平。

但是,我们所要探讨的是:李大钊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地谈问题?他的 主旨究竟是什么? 李大钊当时之所以要写 《青》并且使“青”一词的涵义哲学化,用 它来就国家、民族、青年、人生等问题,发表一系列看法,其本原因,就 在于这个伟人实在是救国心切!国情殷!急剧化而又错综复杂的客观形 ,实在需要他的声音,需要他来回答一系列迫切尖锐的问题。

李大钊 《青》归到底是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当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它到底是 青的国家、青的民族,还是首的国家、首的民族?对于这个问题, 自从鸦片战争中国处于被挨打的地位、景况不妙,事实上早就存在着, 并一直有着烈的争论。其中有的人,就从来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切“国 粹”是万古常青的,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就是这类人的代表。

有的人甚至以为 盲目地保存发扬中国的一切旧事物就是正宗的国,而相反,却把革命家孙 中山以及其他一切为了中国的步发展企图除旧布新的人,统统诬之为不 国。很显然,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理想的青中华的 “再造”问题,从 提上就本不能成立。李大钊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确 “各有其生命”。有青之民 族,斯有首之民族;有青之国家,斯有首之国家。

那么,我们的民族 与国家,究竟是青之民族、青之国家呢,还是首的民族、首的国家 呢?李大钊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面对客观现实,而决不能有所 忌讳。在当时,有的人一听说中国衰落,国陵夷,残骸枯骨,目黯然;

----------------------- Page 19-----------------------

这样的国家,要想不亡,怕办不到,于是就猖质裂眥,勃然大怒,认为简直 是对中华民族的侮。李大钊却说,请这样的人 “勿怒也。”因为,“吾之 国族,已阅久之历史,而此久之历史,积尘重,以桎梏其生命而臻于 衰敝者,又宁容讳?”在当时的世界流面,中国这个民族,到底是一种 什么状况?李大钊主张,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 “不讳”。

一个民族,已经陷 于衰败危机当中,为什么还忌讳呢? 第二,自己的国族,既然已陷于衰败当中,那么,作为国人,特别是 国有志青年,应该怎么办呢?——这恰恰是李大钊文章最重要的逻辑、最有 的逻辑。李大钊青的哲学观,就是要人对此作正确的理解和回答。因为按照这 种哲学观,无论是民族社会还是人生自然,青首之间,新生与衰老之 间,都是一个无尽的过程。

而且,人们如果能够获得青之 “机轴”,掌 它、利用它,即使是首的人,首的民族,又都可以重新获得无尽之青。所以,李大钊在反对人们讳言中国落、不敢面对现实的同时,又反对一些 人常犯的毛病,即一看中国落,又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对于这种落,李大钊说,青年们 “又何作伤”?对于处于衰老状的民族究竟应该怎 么办?李大钊说: “吾辈青年之谋所以致之回为之再造者,又应以何等信 心与愿从事,而克以著效?”回答是: “此则系乎青年之自觉如何耳!” 青年们自觉,就是要认识到一个民族有青的极端重要

李大 钊说: “由历史考之,新兴之国族与陈腐之国族遇,陈腐者必败;朝气横溢 之生命灰沉滞之生命遇,灰沉滞者必败;青之国民与首之国 民遇,首者必败。此殆天演公例,莫忽能逃者也。”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 屡遭失败,是整个国家民族的素质问题、国问题?还仅仅是个别人的问题? 李大钊通过历史考察,得出概括的理结论。

青年们认清这一理,也就理 解了中华需要焕发青和青必须依靠 “再造”的刻涵义。青年们自觉,必须立志为青中国之再生而奋斗。让人们不讳承认中国 衰老落,决不是李大钊的最终目的。他之所以让人们不讳中国是首的国 族,其积极的用意就是要让人们下决心立志改这种落。他说: “吾族青 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首中国之不,乃在汲汲 育青中国之再生。

吾族今之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首中国之苟延残 ,而在青中国之投胎复活。”中国在当时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如果成天 只在那里引经据典,龈龈辩证中国之不当与永远不,而不是下决心去 除旧布新,作青理想之创造,那么,其结果至多是首中国的“苟延残” 而已,而决不会有理想的新中华的诞生!第三,青年们如果愿意担当起创造新中国的重任,那就必须对人生之义 有一种彻底的自觉,使自己获得无尽的青

为此,就必须: 1.必须循今主义,立即从我做起。在国救国问题上,李大钊最反对 把个人的责任排除在外,也最反对空叹咨嗟,脱离实践。他指出,凡是冲决 历史之桎梏,涤历史之积的民族,都 “莫不惟青年之是望”。中华民国 刚刚建立,“中华”二字是什么意思呢?“中者,宅中位正之谓也”。但是, 青年们的 “大任”,不仅应为空间上能使“中华为天下之中而遂足”,而且 应于时间上也真正现 “中”之本旨。

人类历史古往今来在时间上看“迁 何极”!但我们中华青年却应有这样的决心,“于今岁之青,画为中点”, 从而,将 “中以之历史”,视为“首之历史,陈人之历史”,而“中

----------------------- Page 20-----------------------

之历史”,则应为 “青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李大钊而大声疾 呼: “青年乎!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即由今年今 之今今刹那为时中之起点,取世界一切首之历史,一火而摧焚之,而专 以发挥青中华之中,缀其一生之美于中以历史之首页,为职志,而勿逡 巡不。”因循延误,是中国取之害,也是青年们立志之害。

李大钊针对 这一积弊,明确指出: “青年安心立命之所,乃在循今主义以。”离开 “今”的努与实践,一切未来理想与计划,不管多么美妙宏伟,都只能是 空谈空想!2.必须破除与青主义不相容的物质与精神之累。人要立志,要享有无限之青,必须在物质与精神上彻底破除那些与它 本不相容的东西。这种东西,李大钊主要归结为两方面,一是机械庸俗生 活,追升官发财;二是历史积尘与陈腐观念习惯之束缚。

李大钊认为,一 个人 “优于权富即其短于青”。他指出,当时一些人“赴利禄之途也,如 蚁之就膻,蛾之投火”,这些人,即使一时得到意之结果,但 “强负黄金 与权之重荷以趋,几何不为所重而僵毙耶?”所以,李大钊希望青年: 一要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陈腐学说之囹圄,勿令僵尸枯骨,束缚现 在活泼泼地之我。二要 “脱绝浮世虚伪之机械生活,以特立独行之我,立于 行健不息之大机轴。

袒裼裎 (t1n xīlu% ch6ng,脱颐走瓣,原意为缚爷没 有礼貌,此为无牵无挂之意。),去来无挂,全其优美高尚之天。”李大钊 认为,这才是 “人生唯一之蕲(qí)向,青年唯一之责任。” 3.必须从我做起。通过以 “青之我”,来“创建青之家,青之 国家,青之民族,青之人类,青之地亿,青之宇宙。”青年们也只 有这样,才有真正的人生价值和幸福。

李大钊 《青》一文,是他留学回国贡献于青年的又一重要思想成果。它既是李大钊崇高灵线和精神品格的光辉现,同时,又是奋起的中华时代 精神的光辉现。老革命家吴玉章曾为 《李大钊选》题词:“青之气,浩 然存”。——这是非常中肯的。李大钊的一生,就是为创造理想的青中 华而不忘奋斗的一生。青的涵义,随着他其的思想发展虽然在不断丰富 发展,但是,从本质上说,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就是青的宇宙观和人生 观。

他反对人成为历史积弊的隶,成为陈腐条的隶,成为机械庸俗生 活的隶,成为黄金权隶,反对享乐主义,反对悲观厌世思想,主张 永葆青,也就是永葆创造精神与活,主张 “不仅以今之我,追杀 今碰柏首之我,并宜以今之我,豫杀来碰柏首之我。”由此可见李大 钊真正彻底革命的精神。他无论在精神、品格、意志以至学识方面都是我国 青年当之无愧的导师!

李大钊创造青中华的理想是先的、美好的,但黑暗的现实对于他却 是无情的。他本想在 《晨钟报》大一番,利用这张报纸搞新文化运和青中华 运,但 1916年9月5,他即在该报发表启事,声明“以私事萦扰,急思 返里,爰请社中另请明达。”今, “所有编辑部事项,概不负责。”李大 钊从受命创办 《晨钟报》到声明此“概不负责”,谴初时间大约两个多月。

在发表离职声明天即9月3,李大钊发表寓意小说《别泪》,将他与梁 启超、汤化龙步派、研究系的一段关系,作了隐喻说明与代。这一派,最大的特点是依傍豪强,卖投靠一时得的军阀官僚,也就是与李大

----------------------- Page 21-----------------------

钊所说的陈腐食痢结。在辛亥革命以,他们曾投靠袁世凯;袁世 凯垮台,它又正在投靠段祺瑞。孙洪伊与这一派食痢,过去也曾有过不同 程度的联系。在反袁斗争中,孙洪伊已经靠向孙中山革命派一边,成为当时 一名很有影响的人物。李大钊在反袁斗争中,也摆脱了北洋食痢和梁、汤改 良派的某些影响,与孙洪伊关系密切起来,并成为继任的民主主义者。

所以, 李大钊脱离 《晨钟报》,主要是由于政治倾向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李大钊脱离 《晨钟报》以,与几位友人又办起了《宪法公言》报,因 为袁世凯垮台,中国必须完成新宪法的制定工作,也可以说,这是当时国 内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该刊章程规定:“本杂志旨在阐明宪法之精微,助 法律之思,以涤专制之械晦,而实现一尽善尽美之民国宪法。”李大钊 在这个刊物上发表5篇文章,其中有3篇是直接讨论宪法问题的,即 《制定 宪法之注意》、 《省制与宪法》、《宪法与思想自由》,发表了很有学理价 值、很有分量的主张。

但是,越是真正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在当时就越 是不能被接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民主派,是坚决主张保证人民的民主自 由权利和主张地方分权的,而已经获得中央政权的军阀段祺瑞和投靠他们的 政客官僚们,则千方百计地企图小和限制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并主张加 强中央的高度集权。有的人还主张规定以孔为国或 “国民育以孔子之 为修大本”。

这次制宪会议,于 1916年9月5开始,会议当中,段祺 瑞纵的 “督军团”政,要黎元洪解散国会,改制宪法。1917年6月13 ,国会被迫解散,这次制宪工作也归于流产。李大钊等苦心经营的《宪法 公言》因经费问题,在此之,即1917年1月10就宣告刊。《宪法公言》,李大钊应《甲寅》刊的主编章士钊之请,到该 刊做编辑工作。

他在该刊的5个多月时间里,发表了50多篇文章。1917年6 月25,李大钊在该刊发表最一篇文章。7月初,张勋拥废帝宣统复辟, 北京发生战事。李大钊冒险奔赴上海,寓孙洪伊处,撰写《辟伪调和》、《与政治》等文,对梁启超、段祺瑞与张勋狼狈为,破中国的民主与法 治的谋与罪行,刻的批判,对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段护法斗争,行 理论阐述,给予坚决有地支持。

1917年11月11,李大钊结束了反复辟反段的流亡生活,返回北京。经过一年多的颠沛流离,李大钊回京将开始新的征程,继续为创造理 想的青中华而继续斗争。

----------------------- Page 22-----------------------

(1 / 2)
李大钊

李大钊

作者:朱成甲 类型:免费小说 完结: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详情
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